第201页
巴夏礼坚信长江对外通商对中国有益,认为那是“通过这个病弱国家主动脉的商业暖流”。但叛军最想要的大宗商品似乎是枪炮和鸦片一事,使他不禁怀疑他的上述想法是否太天真。鸦片或许令上海鸦片商跃跃欲试(他们担心太平天国会禁绝鸦片买卖,但情况看来是杞人忧天),但对于英国民间商人在中国内战区的心脏地带自由贸易可能带来的爆炸效应,巴夏礼无法漠视。而且张开双臂欢迎军火商的,不只叛军这方。他写道:“清廷那一方……也一样。鸦片和军火,鸦片和军火,我们所到之处,都听到清朝官员、军人和人民发出这样的呼声。”长江沿岸主要城市开放通商是他所乐见,但他担心“这个交往带来的除了好处,可能也有很大伤害”。 引自 八、文明之劫 看起来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中让我们受辱、让我们丧权的反而是我们自己。英国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卖给中国人鸦片,是因为中国人闭关锁国,不买他东西,他的白银尽流入中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才卖鸦片(卖鸦片当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但买鸦片的人似乎也并不完全无辜。)如上所摘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其实这次战争跟鸦片关系不大了),英国贵族阶层人士是怀着善意进入长江流域的,反而是国人只想着跟人家买军火和鸦片。
6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