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启元年解京的西洋制大炮 / 044
综前所论,明末之人乃因欧洲国家的海权扩张而得见西洋大炮(本章中的炮或铳,除与佛郎机连用之外,均指前装滑膛型),闽人应早在万历初年即肥经由与吕宋的交流而有所接触,此种炮同时也随着往来频繁的葡萄牙船而屡见于广东和澳门海域。惟因西、葡两国自万历以后即未与中国发生严重的武装冲突,3“故明人应是首从荷兰人亲历此种炮的威力,遂将欧洲各国所制造的前装滑膛炮铳称作“红夷炮”,而非因荷兰炮质量超绝或传华最早之故。虽然,万历末年福建工匠曾加以仿铸,但不论是炼铁或点放,均“未尝尽得其术”,以致未能在辽东战场上发挥作用。 引自 二、天启元年解京的西洋制大炮 / 044
63人阅读
落葉知秋可烹茶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上编 引进·仿制
这些捞得的先进火器,虽然只是当时欧洲扩张在世界各地所衍生出的一小段插曲,却直接或间接催...
-
上编 引进·仿制
萨尔浒之役的战败刺激了新武器的需求,其中徐光启首先起意欲仿制西洋大炮,希望能借此肇建奇...
-
二、天启元年解京的西洋制大炮 / 044
-
六、西洋大炮与明末政局 / 084
崇祯元年七月,两广总督李逢节奉旨派人至澳门购募铳师和大炮。二年十一月,皇太极率兵围北京...
-
四、结 语 / 133
随着明郑的投降,清朝出现长期的统一与安定,遂不再加强武备,东南沿海一带的铸炮技术亦因此...
> 查看全部1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