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最伟大的美国人”
而能够得到美国朝野一致认同的对华政策是:美国不希望中国内战,也不希望卷入中国内战,应该努力把中国纳入民主政体的建国轨道,建立一个由国民党主政的、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这在战略上还可以“节制或遏制苏联在远东的影响”。其实,“美国的决策人……根本不愿意正视中国的实际情况。”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写道,“他们一味认为,只要整天念叨‘民主’和‘自由’之类的词句[再加上投入大量金钱],就可以像变戏法那样变出一个像俄亥俄州或者像新英格兰那样的政权。” 无疑,共产党人希望避免内战。因为一旦内战爆发,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还不具备抵抗强大的国民党军的能力。要想生存下去,最切实可行的方针就是与国民党合作。 三年后,当中国的解放战争进行到最后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胜利已成定局时,斯大林承认了他的错误:“(当时)我们认为中国没有发展起义的前景,中国同志应该寻求同蒋介石的妥协,他们应当参加蒋介石的政府,解散他们的军队……在中国问题上,现在我们承认我们是做错了。” 马歇尔注意到国共之间的一个重要分歧:国民党要求共产党军队统编应在成立联合政府之前,而共产党认为“一个他们在其中有真正发言权的联合政府”是统编军队的“先决条件”。 虽然久盼的和平似乎即将到来,但是,双方作战部队都接到了于协定生效前迅速占领有利军事要点的命令。 “政治民主化”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实际上就是取得作为一个政党的合法地位,这个目的是关乎中国共产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义。现在,这一目的至少在纸面上和舆论上已经实现,如此不但打破了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为“割据”之说,争取到将解放区问题纳入地方自治问题的范畴,而且还争取到了改组政府和实行“三三制”的承诺,即中共和民盟攻占组成政府的三分之一名额,这已经打到了实施否决权的法定数字。为此,共产党人作出的最大让步就是“军队国家化”。 从延安回到重庆,周恩利拜会了马歇尔,明确表示共产党人并不打算现在就将社会主义理想付诸实践,因为中国还不具备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在目前阶段应该学习美国的技术、工业化、自由经济和个性发展。 引自 “活着的最伟大的美国人”
2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