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8《向心城市》读书小记
1、陆老师预设的立场是全球化进一步加深,人与人之间合作会进一步紧密,世界会越来越好,温老预设的立场的如果存在危机该怎么办。一种乐观一种悲观,都是未来会出现的可能性,区别在于可能性的大小,并非正确和错误的关系。毕竟危机永远存在,合作也会在曲折中一步一步加深,都是不可避免的未来。
2、中国人如果想富裕,需要一点一点挤上去,占据原本属于欧美人的高薪岗位,我认为能有4亿挤上去就非常好了,也就是说,并不是要让所有中国人走在世界的前面,而是带领愿意且有能力参与合作和竞争的那一部分人获得更好的精神物质条件,后面的事后面再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大城市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就像农业时代的黄河下游,即便存在水患风险,但也会因为从上游带下来的肥沃淤泥而给来年带来大丰收一样,吸引着人们聚集,离开,再聚集,颇有一些易经的思想,周而复始,有生有灭。
4、这本书语言的组织上没有用经济学术语,而采用了富于新时代特色的词句,只能说还好理解上没增加什么难度。
5、读这本书,论证过程虽然重要,但相比于更有指导性的结论,把书读薄似乎更有必要。看似是结论,实则是规律,人口向城市聚集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步入后工业时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0%的今天,面临的必然规律,就像2023年的第三季度(20231018),会惊讶地发现,房地产熄火后,有明显的增长的是旅游和文化娱乐服务业,比如演艺,演唱会,展览等行业,这并不是离我们很远的未来,而是已经实实在在的在当下展开。在人的集聚中总能找到新的需求,新的发展,周而复始。
3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