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頁
艾䜭恪 (厚道好客)
读过 儒家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當歷史分期的爭議變得如火如茶,對作為「宏大理論」的馬克思主義而言是好事而非威脅。不同意見及其相應的情感都被限定了範圍,都在這個體系之中。這使此體系與其說是徹底的威權主義 (authoritarianism)——令人窒息地填滿每一條裂縫——不如說其實是統攝一切(all-embracing)。在這一體系中,知識分子被允許在迷宫中擁有「自由」。他們可以在振奮精神的操練中四處遊走,但絕不可從中逸出。這並非正兒八經的運動,但多少也算是種運動,在馬克思主義框架之内保持活力。但是,如果歷史分期的靈活性有助於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切實可行,那麼各個時期的嚴格順序(「東方專制主義」這個有點麻煩的說法被刪去了)給予了馬克思主義許多明顯針對中國人的吸引力。
8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