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提切利:妩媚之下的庄重与悲愁
桑林 (carpe diem.)
他的人物特具一副妩媚(grace可译为妩媚、温雅、风流、娇丽、婀娜等意。在神话上亦可译为“散花天女”)与神秘的面貌,即世称为“波提切利的妩媚”…… 春神,抱着鲜花,婀娜的姿态与轻盈的步履,很可以用“步步莲花”的古典去形容她。脸上的微笑表示欢乐,但欢乐中含着惘然的哀情,这已是芬奇的微笑了。笑容中藏着庄重、严肃、悲愁的情调,这正是希腊哲人伊壁鸠鲁(Epicurus)的精神。 至于雄辩之神面部的表情,那是更严重更悲哀了……但这个悲哀的情调还是波提切利、切人像中所共有的,是他个人的心灵的反映,也许是一种哲学思想之征象,如上面所说的伊壁鸠鲁派的精神。他的时代原来有伊壁鸠鲁哲学复兴的潮流,故对于享乐的鄙弃与对于虚荣的厌恶,自然会趋向于悲哀了。 波提切利所绘的一切圣母尤富悲愁的表情。 圣母是耶稣的母亲,也是神的母亲。她的儿子注定须受人间最惨酷的极刑。耶稣是儿子,也是神,他知道自己未来的运命。因此,这个圣母与耶稣的题目,永远给予艺术家以最崇高最悲苦的情操:慈爱、痛苦、尊严、牺牲、忍受,交错地混合在一起。 引自 第三讲 波提切利之妩媚
113人阅读
桑林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多那太罗:“丑的美”
对于多那太罗全部雕塑的研究,第一使我们感到兴趣的是,一个伟大的天才,承受了他前辈的以及...
-
波提切利:妩媚之下的庄重与悲愁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