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上帝面前的生活:崇拜与伦理 生而为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崇拜”这种现象可以被视做人类生存的核心动力——想想金钱以及经济价值和经济活动的整个领域吧。这些都无计可避,且都具备主导个人、群体乃至整个国家及全球网络的能力。大量的精力和才智都不同形式地集中在为经济服务上了。如果这种情形在你生命中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的一切,那么,从崇拜形式的广义上讲,正如那句谚语所说,这就是“你的宗教”。或者,以我在第一章用到的词来形容,这就是一种“洪流”,一种挟裹了你整个生命的终极实在。
你可能会被对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种族、自己的性别或者自己的国家的献身精神和责任感所支配,这种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变得具有终极性。或者,你也可能想要在各种法律体系、社会以及国际社会当中伸张正义,被这种需要所支配。又或者,你最大的欲望可能就是享乐和自我实现,以至于为之心醉神迷,无法自拔。
“崇拜”这一有趣的现象看来形式多样,既可以是宗教性质的,也可以是非宗教性质的。
一种常见的应对之策是,让崇拜者们把心思全放在自己及其群体身上,将注意力集中于崇拜的方式(如礼拜的形式、牧师的领导、特色鲜明的教义或宗教体验)
伦理思想或道德思想关注的是人们行为举止应当怎样或者可能怎样的问题。理解道德的方式多种多样。最为普遍的几个核心观念有:依从自己的良知;尽你的义务;培养一定的美德和习惯;让行为与某些价值、标准,或者某种关于善的观念相联系;坚守某些原则;接受某种特定传统的准则;见贤思齐;追随你最深层次的欲望;凡事考虑后果,作出理性选择。上述每一条都会提出许多问题,其中有些是以伦理理论的形式得以解答的,这些伦理理论的提出者包括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斯多葛学派、托马斯学派、康德学派、实用主义学派、存在主义学派和进化论学派等西方思想流派。 神学伦理就是郑重其事对待上帝的伦理。
基督教神学关于欲望最重要的命题就是人为上帝之所欲。其实质就是相信,他们势不可当地被爱着他们的那个上帝所需要。
这一问题可以归入数个神学标题之下——这种关系位于神的自由与人的自由之间,慈悲与本性之间,称义与成圣之间,信仰与善行之间,圣灵与人类能力之间,上帝的主动和人类的回应之间。由于人的尊严、自由、能力、创造力和自治权等倍受重视,这已成为近几百年来西方思想界一个尤其尖锐的问题。麻烦在于,神的自由与人类的真正自由似乎是一种相争的态势。假如上帝掌控着主动权,我们怎么能够自由?要想成为完全成熟的人,我们是否必定要掌握主动权,不受制于他人的意志和欲望?上帝是对人类自由的一种侵犯,这是许多无神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为了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摆脱对上帝孩童般的依赖,像成人那样掌管自己的事务,难道我们不该做个无神论者吗?
基本做法就是拿人与人之间的爱作类比。倘若你爱我,你尽可用自己的自由来保全甚至加大我的自由。你采取主动所做的事或许完全都是为了我好,为了我的尊严。更深刻地讲,究其根本,可能自由并不是作为个体的我所“拥有”的东西——或许它只会在相互关系中,尤其是在爱的关系中完全绽放。因此,没有你主动的敬与爱,我就无法成为一个完全自由的人。只有在对他人作出回应时我才是自由的。……当一个人心存上帝时,他所想象的自由就是一种能够创造并维系其他一切自由的自由,绝不会歪曲它,而是会主动去强化它。如果人们能以某些方式互相强化对方的自由,为什么神就不能做得更好呢?(✓)
神学的一个方法是去探索泾渭分明但却彼此关联的自由:自有的自由和创造的自由,第一位的自由和第二位的自由,自主的自由和依赖性的自由。——我们真正的自由在于能应对上帝的主动性——这给了我们巨大的活动余地,但也仅限于与上帝的关系这一方面;拜上帝所赐我们获得了自由,对此我们可以尽情表达感激之情。当我们回应上帝对我们的欲望,当我们使自己的欲望,即爱上帝、爱他人、爱天地万物的欲望,与上帝的欲望协调一致时,我们的欲望就会引导我们走向最圆满的荣耀。因此,上帝的独特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被认定为人类彻底的荣耀。
越是与上帝关联密切,各境况下的自由责任就越是强烈。
20世纪神学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朋霍费尔。关于伦理,他著述颇丰,深知《圣经》、规则与原则的重要性,也知道上述关乎上帝伦理的一切内容的重要性。1943年,他参与了反对希特勒的一桩密谋,那年,他在写作中发问:在这样一个洪流涌动的时代,“谁能不动如山?”他作答的着眼点是:“一个人内在的解放,在上帝面前过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朋霍费尔,《狱中书简》,9)
.✨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部分 对该领域的描述
泛言之,神学即是对宗教所提出的问题及宗教本身的思考 不管是在所谓“多事之地”还是在其他形...
-
第二部分 神学探索
第三章 思考上帝 “我就是我所是的。” 首先,上帝是通过崇拜他的关键人物得以辨识的,如亚伯...
-
第四章 上帝面前的生活:崇拜与伦理 生而为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
第五章 面对邪恶
面对如此众多的痛苦、腐化和邪恶,一位创造并维持着这个世界的慈爱的上帝仍义无反顾地为了一...
-
第六章 审视新约 第七章 拯救——范围及强度
以神学的视角来审视耶稣,既不是将主流基督教崇拜的耶稣奉为圭臬,也不是总被时尚之风吹得四...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