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及其剧作
子正-含光左卫 (修辞立其诚)
读过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曹禺为回应《大公报》的“集体评论”而写的跋,说明契诃夫如何启发了他。曹偶描述他阅读《三姊妹》后的感受,称剧中人为“有灵魂的活人”,并且注意“这出伟大的戏里没有一点张牙舞爪的穿插”。曹禺把自己称作“伟大的老师的低劣的学徒”,解释他如何想创造一组人物,如契诃夫剧本一样令人信服:“每个角色都应占有相等的轻重…‘主要的动作’在这出戏一直也并没有。”一个较遥远的灵感来自点彩画派(pointillism)的后期印象派风格画法。如曹禺所说: 《日出》便是这类多少点子集成的一幅画面,果若《日出》有些微的生动,有一点社会的真实感,那应作为色点的小东西,翠喜,小顺子以及在那地狱里各色各样的人,同样地是构成这一点真实的因子。 引自 曹禺及其剧作
5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