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2
1. 前三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2.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3. 五门: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大清门(现已拆除) 4. 故宫的中轴线有前三殿后三宫六座建筑,就是《易经》的六根爻,“六位时成”,六个空间,六个时间。后三宫旁边的东西六宫也是源于易经的坤卦。 5. 我们先看外朝,中轴线这里是三大殿,是举行朝会的场所。 6. 三大殿主要举办国家典礼,发生着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 7. 为了进一步彰显三大殿非凡的气质,在中轴线上,还给它们配了五道门。 8. 这种三殿五门的设置,也是对周朝五门三朝制度的致敬 9. 转:三朝五门,《周礼》规定,天子五门,诸侯三门,象征着尊崇礼序; 10. 天子五门,分别是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诸侯仅有三门,没有库门和雉门。 11. 天子及诸侯皆有三朝,分别是外朝、治朝、燕朝。 12. 据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政府提议把“大清门”改成“中华门”,因牌匾是用料稀有的青金石,就想着直接在牌匾背面刻字,牌匾拆下来发现背后写着“大明门”。故此用了木料刻的中华门。 13. 最早叫大明门,后来李自成来了改成了大顺门,后来多尔衮来了又改成大清门。 14. 内廷的中轴线上有皇帝和皇后的卧室,组合起来叫作后三宫。 15. 这三宫的名字大有来头,源自教大家八卦的《易经》。 16. 这里说的八卦,是古人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它把世界分为八种不同的自然元素,简称“八种基础卦”。 17. 乾为天,坤为地,巽为风,艮为山,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兑为泽,八卦即八种自然元素,两两组合形成易经六十四卦 18. 乾坤二卦组合成泰卦,故命名“交泰殿”,寓意——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19. 这两个卦凑在一起,寓意“乾清坤宁”,用白话说就是:社会稳定,生活美满。 20. 从雍正开始养心殿成为皇帝睡觉和办公的地方哈哈哈哈哈雍正你要不要反思一下 21. 有了天,有了地,它们之间还需要承上启下的地方才完美。所以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特地设置了交泰殿,作为天地之间的美好过渡。 22. 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清世祖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23. 八卦之间还能自由组合,形成八八六十四种卦象 24. 后三宫的两边是妃嫔的住处。每一边都有六座宫殿,这就是东西六宫。 25. 实际上东西六宫里并没有名为冷宫的宫殿,所以也不会有“打入冷宫”的记载。打入冷宫的情节其实是影视剧的杜撰。 26. 转“木火土金水”,我要这么记。 27. 木对东,对应少年 28. 火对南,对应青年 29. 土对中,对应中年 30. 金对西,对应老年 31. 水对北,对应死亡 32. 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各种事物在其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相生相克。 33.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4.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5. 说到如何安置太后和皇子,那就不得不提中国人的另一个传统——五行说。 36. 说到五行大家可能下意识说出“金木水火土”,但其实按照相生相克的顺序应该是“金水木火土”, 37. 五行相生: 金→水→木→火→土 38.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9. 木生火:木干暖生火; 40. 火生土:火焚木生土; 41. 土生金:土藏矿生金; 42. 金生水:金凝结生水; 43. 水生木:水润泽生木。 44.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 45.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46. 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刀具可砍伐树木; 47. 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木可扎根土里; 48. 实胜虚,故土胜水;因为堤坝可阻止水流; 49. 众胜寡,故水胜火;因为大水可熄灭火焰; 50. 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可熔化金属。 51. 看似相克,其实是相生。 52. 中医也有五行学说,以五行配属人的身体五脏,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五行过旺或过衰都会引发出病症。 53. 原来金庸先生给小说里面的人物取名字是如此的讲究。《射雕英雄传》五大高手的名字全都暗含了各自所对应五行:东邪的药(木),西毒的锋(金),南帝的灯(火),北丐的洪(水),中神通的重(土)。 54. 所以太子住的宫殿是东宫,王母娘娘也称西王母,可以这样理解吗 55. 东木——少年 56. 西金——老年 57. 南火——中年 58. 北水——死亡 59. 中土——中年 60. 少年乃一塊未雕琢的巧木 61. 青年意志旺,如同一團火 62. 中年追求穩定,如泥土一樣滋潤後輩 63. 老年智慧高,價值尤如黃金 64. 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原来紫禁城北门也叫玄武门,为了避讳玄烨,改为了神武门 65. 转:紫禁城里分前后, 66. 前朝治,国兴隆; 67. 后寝住,家人同。 68. 中轴线上有神通, 69. 前三殿,办典礼, 70. 乾坤交泰后三宫。 71. 嫔妃东西守六宫, 72. 太后西,皇子东, 73. 紫禁城里不再空! 74. 紫禁城布局的奥秘 75. (一)前朝后寝:天人合一、家国天下 76. (二)中轴贯穿:《易经》八卦 77. (三)东西对称:八卦五行 78. 转:总的来说,就是中轴划开了一个凸和凹。凸的前半部分就是三殿(太和,中和,保和)(太和殿就是有长长阶梯的电视剧里皇帝上朝办公的地方,次数很高。中和像休息间。保和殿就是各种典礼的场合,很不错,祭祀加封或者国宴什么的)凹的中间是三宫(乾清,交泰和坤宁)(乾清宫皇帝的住宿,坤宁黄后的住所,交泰中间凑数的)(宫的名字与八卦有关)三宫左右两侧各6宫,嫔妃住所,形状凑下来像坤的八卦样子。(妃子多了也能顶个皇后)凹的两个角角各是太后和皇子的住所(太后住西,意味着金,老年的阶段,五行说)(皇子住东,意味着木,少年的阶段,五行说)中轴外面还有5道门才能进去。这是皇城 79. 转:太和殿:新帝登基、皇后册封、皇帝过生日等 80. 中和殿:皇帝检视祭祀、耕种用品;检阅玉牒 81. 保和殿:选拔人才,科举殿试 82. 礼确实很重要,在生产力没有发生突变的前提下,礼象征着层级秩序,是维护稳定的重要方式。 83.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也就是新的礼来适应。 84. 【💕总结:中国民俗礼仪,古代五礼💕 85. 按《礼记》所说仅大礼有300种,而小礼多至3000种。大体分为五类,就是《周礼》的五礼:吉、凶、军、宾、嘉。 86. 一、祭祀之事 - 吉礼 87.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 88. 古人认为天地、宗庙、神祇关系到国运之兴盛,宗族之延续,故吉礼排在五礼之首。 89. 1、按祭祀规模,吉礼分为: 90. (1)大祀 91. 包括祭天、地、宗庙、五帝及追尊之帝后等,帝王要亲自参与祭祀。 92. (2)中祀 93. 是祭社、稷、日、月、星辰、岳、镇、海、渎、帝社、先蚕、七祀、文宣、武成王及古帝王等,由帝王派遣高官致祭。 94. (3)小祀 95. 祭司中、司命、司人、司禄、风伯、雨师、灵星、山林、川泽、司寒、马祖、先牧、马步、州县之社稷等,由帝王派官员主祭,地方上的祭祀活动也包含。 96. 2、祭祀的对象和方法 97. 祭祀对象不同,祭祀季节不同,祭祀的方法也不同。 98. (1)祭天神,有禋祀、实柴、槱燎等方法。燃烧燔柴,或在火上加牲体、玉帛之类的物品。人们以为烟气上升,祭品便可以被天神享用。 99. (2)祭地祇,用血祭。将牲血或人血滴入地里,薶沉是把牲体或玉帛埋在地下或沉入河中以作为对山林川泽的回报。 100. (3)人鬼,指祖先神,指宗庙中祀奉的祖先。肆礼,是进献刀解煮熟的牲肉;献礼,是进献已杀未煮的牲肉;裸礼,是灌酒于地;馈食,是用黍稷煮饭以食。 101. (4)春天用祠祭,夏天用礿祭,秋天用尝祭,冬天用熏祭。祭法古怪,仪式繁重。配以乐舞。 102. 二、丧葬之礼 - 凶礼 103. 《周礼》记载: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104. 当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表示同情,给予必要的帮助,或是吊唁哀悼,就是古代的凶礼。 105. 1.丧礼 106. 哀悼死者的礼仪。核心内容是通过对死者遗体的处理,来表达对死者的敬爱之情。丧服制度,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丧服,以及三年到三月不等的服丧时间。 107. 2.荒礼 108. 是指国内发生自然灾害,诸如饥荒、瘟疫等变故时,国家所采取的救灾礼仪措施。做法包括:救济、薄征、缓刑、减力役、开放禁区让百姓采集捕捞、废除关税、减省礼节仪式、节哀薄葬、停止娱乐活动、鼓励人口繁殖、祭祀、除盗贼、移民、救病等。 109. 3.吊礼 110. 指当诸侯国或盟友发生水、旱、风、火灾害时,天子与群臣派遣使者表示慰问。 111. 4.禬礼 112. 指盟友被敌国侵犯,国土残破,盟主应会合诸盟国筹集财物,补偿其损失,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113. 5.恤礼 114. 恤,是忧的意思。指某国遭受外侮或内乱时,其邻国应当给予支持和援助。 115. 三、宾客之礼 - 宾礼 116. 《周礼》记载: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祧曰视。 117. 指各路诸侯朝见天子、诸侯间相互会见以及使臣往来的种种礼节。 118. 1.前四类是不同季节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有关礼仪。 119. 2.会礼,指天子发现某诸侯国不驯服时,会合诸国兴师问罪,因其没有确定日期,又名时见。 120. 3.如果天子在十二年内没有出巡,四方诸侯就要同来朝会,称为同礼。 121. 4.问礼,指诸侯不定期派遣大夫作为使臣朝见天子,请安行礼。 122. 5.视礼,指诸侯每隔三年派遣卿一级官员作为使臣朝见天子。 123. 6.诸侯国之间联系交往的聘礼也属于宾礼。 124. 四、军旅之事 - 军礼 125. 指军队里的操练、征伐的行为规范。例如军队的规模,天子为六军,诸侯的军队不得超过六军。当时的军力用战车的多少来衡量,所以有天子万乘、诸侯千乘、大夫百乘的说法。 126.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127. 1.大师礼 128. 指天子亲自出征的礼仪。出征前,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得胜之后,还有凯旋、告庙、献俘、献捷、受降、饮至等仪节。 129. 2.大田礼 130. 指天子与诸侯的定期狩猎活动,实质是训练士卒的军事演习。四时狩猎分别称为春搜、夏苗、秋狝、冬狩。 131. 3.大均礼 132. 指天子在畿内、诸侯在封国内检校户口,征收赋税的礼仪。应征士兵必须自备车马、盔甲等。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均礼意在平摊军赋,使民众负担均衡。 133. 4.大役礼 134. 是为了营造宫邑、堤防而役使民众的礼,要求根据民力的强弱分派任务,“为力不同科”。 135. 5.大封礼 136. 当侵略一方受到征讨之后,要确认原有的疆界,聚集失散的居民。古代疆界都要封土植树,故称大封礼。 137. 五、冠婚之事 - 嘉礼 138. 嘉礼,主要用来沟通人际关系。 139. “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140. 1.饮食礼 141. 是天子宗族内部的宴饮礼仪,用来融洽宗族兄弟间的感情,一般总是逢祭、逢节设宴。 142. 2.婚冠礼 143. 指婚礼和冠礼。 144.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许嫁,十五而笄,有冠笄之礼,表示成年。 145. 人们借此庆祝,纪念人生经过的每一个阶段,同时还可以融洽与亲友、邻里间的人际关系。 146. 3.宾射礼 147. 是射礼的一种。古代射礼有五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泽宫之射。 148. 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时,大家射箭比赛,作为宴饮助兴的射礼。 149. 射礼的主要目的是亲近旧知新友。 150. 后来又有了投壶礼,用箭来投壶,以投中多少决胜负。 151. 4.飨燕礼 152. 分为飨礼和燕礼。飨礼是天子大宴,要在太庙举行。燕,通宴,指天子举行的小型宴会,在寝宫举行,只招待少数人,主要用来融洽君臣关系。 153. 5.脤膰礼 154. 脤,是祭社稷的肉;膰,是祭宗庙的肉。在祭祀结束后,将脤膰分给兄弟之国,借以增进彼此的感情。这种礼仪传到民间,历来民间社祭,祭肉也都分给每户人家。 155. 6.贺庆礼 156. 指对于有婚姻甥舅关系的异姓之国,在他们有值得祝贺、庆祝的喜庆之事时,要亲自或派人前去祝贺,并馈赠一定规格的礼物,以示庆贺。 157. 7.巡守礼 158. “天子五年一巡守。”王者要“省方、观民、设教”,天子要巡省方国,以观民俗而设教。 159. 8.即位改元礼 160. 古人把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子夜为冬至之时称为初元(上元)。政权的更迭,往往选择元日。新君即位,必称元年。意在“体元居正”。】 161. 除了最重要的新帝登基,皇帝过生日(又叫万寿节)、册封皇后等一系列重要活动都会在太和殿举行。 162. 所以太和殿不仅是皇帝的象征,也是国家的象征,地位非常高。 163. 在清朝,皇帝每年春天都会去先农坛祭祀、耕地。 164. 祭祀用的祝版,耕地用的种子、农具,都会在中和殿接受皇帝的查验。 165. 保和殿就承担了筛选人才的功能。这里会举办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场:殿试。 166. 科举考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由皇帝钦定。皇帝让他们成为自己事业上的左膀右臂 167.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而拥有十只脊兽的,只有等级最高的太和殿。 168. 转:转 脊兽是中国古代汉族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它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合称“脊兽”。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汉族古建筑上的跑兽最多有十个,分布在房屋两端的分散戗脊上,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 、斗牛、行什。 169. 獬豸,象征公平正义的神兽,根据它的形象,演化出了“法”字 170. 除了骑凤仙人,其他十只神兽被称为脊兽 171. 建筑等级越高,脊兽数量越多,而拥有十只脊兽的,只有等级最高的太和殿。 172. 在这些脊兽里,龙、凤、狮子前面咱们都讲过,这里主要介绍其他七位成员。 173.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