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怎么可能得到? 引自 长崎事件:大清对日外交的最后荣光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美国对此进行过纠正和改正,但时至今日,“麦卡锡主义”的阴影依旧没有散去。 这首先和美国本身的历史有关。 作为一个建国时间相对不长,主要由移民组成的大国,美国缺乏历史、文明乃至宗教、礼仪或生活习惯这一类强力的民族性纽带,那么凝聚共同意志的最好办法,就是意识形态上的政治动员,寻找共同的敌人——比如说“共产主义国家”。 所以,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反共”永远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也是一个绝对“政治正确”、可以动员起全国民众力量的最有效武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永远有生存的土壤。 引自 麦卡锡主义:一个从未远去的幽灵
6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