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幼童其实随时都准备好了去迎接焦虑,在某种程度上大一点的孩子也是一样。即便他们在刚开始分析的时候展现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我们也必须对他们的负面移情有所准备,因为当分析触及那些与情结相关的素材时,孩子可能会迅速出现负面移情。一旦分析师捕捉到负面移情的信号,他应当令分析工作继续进行,并建立起与他本人相关的分析情境,同时在解析的帮助下溯回原始客体与情境,从而消解孩子的部分焦虑。分析师必须在某个紧要的关键点迅速地切入潜意识素材,由此打开通向孩子潜意识心灵的通道。 引自 第二章 早期分析技巧 对鲁思病症的分析告诉我们,焦虑发作其实是夜惊的重复。两岁时,她的夜惊非常严重。①那时她母亲正处于怀孕状态,鲁思想要从母亲体内偷走婴儿,并用各种方式伤害和杀死母亲,这个潜意识愿望带来的罪疚感,引发了她激烈的反应。母亲在睡前说的晚安,她会理解成永别。®因为她怀有抢夺与杀害母亲的欲望,她很害怕被母亲永久地抛弃或者再也开不见她,也害怕那个温柔地与她道晚安的母亲,会在夜里变成“坏母亲”袭击她。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她无法忍受与人单独相处。与我独处意味着被“好母亲”抛弃,于是她将害怕被“坏母亲”惩罚的恐惧移情到我身上。 引自 第二章 早期分析技巧 在分析一开始我就清楚地告诉厄娜她不能够对我进行身体上的攻击,但她可以有很多种别的方式来发泄情感。她可以把玩具摔烂或者切断,踢倒小椅子,乱扔靠垫,在沙发上踩来踩去,把水打翻,在纸上乱涂,弄脏玩具与水槽,或者突然开始辱骂等等。我对这些行为丝毫不加阻止。与此同时,我会对她的愤怒进行分析,这往往能够减轻、有时甚至能够完全消除她的愤怒。在治疗期间如果遇到孩子情绪爆发,我们有三个技巧因素可以考虑:(一)我们必须让孩子保持部分情绪的可控,但只有在现实中有需要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如此要求孩子;(二)如果在现实中无此需要,则孩子可以胡乱发泄情绪;(三)通过持续解析,并从当前的情境回溯到以前的情境,孩子的情绪便可以缓释甚至消除。 引自 第三章 六岁女童的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案例 有一天她不再玩这个游戏,开始和我玩学校的角色扮演。我们要注意,她不仅认为功课很难、不让人愉快,也非常不喜欢校园生活本身。她跟我玩了很长段时间的学校游戏,她扮演女老师,我扮演小学生。从她让我犯的错误上,我看到了她学校生活失败的重要线索。英格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她发现哥哥姐姐的优秀(尽管这和事实完全相反)令人难以忍受,从而害怕去学校后一切会重演。从她作为女老师教授课程的细节中可以发现,她对知识的渴望未曾满足①,而且被压抑了。这就是为什么她觉得哥哥姐姐的优秀无法忍受,以及学校的功课索然无味的原因。 引自 第四章 潜伏期儿童的分析技巧
3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