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是在感受着这种缺席,这种个人意图和欲望的未定状态。逃避欲望与承认机制,就是爱的常态性混乱。人只能用市场的语法和语义规则组织起来的性自由和性愉悦,来换取心理上的确定感。
Farewell Waltz (live for no mission)
读过 爱的终结
科耶大在评论黑格尔时,强调:
为了有自我意识,继而有哲学,在人身上不仅要有积极的、被动的、仅揭示存在的沉思,还必须否定“欲望”,从而否定改变给定存在的“行动”。我必须成为“欲望”的我,也就是一种主动的我,一种去否定的我,一种通过摧毁给定的存在而改变“存在”,同时创造一个新的存在的我。然而,“欲望”之我一例如饥饿者之我——是什么?
如果它不是一种渴望获得内容的空虛,如果它不是这样的一种空虛:它想被充实的东西填满,想通过清空这种充实来填满自己,想让自己在被填满之后就取代这种充实,用自己的充实来占据虛空,而这种虛空是因为它克服了不是它自己的充实而形成的一那么,这种“欲望”之我还会是什么?”
……它所标志的主体性,是一种永远在追寻他人承认、追寻他人欲望,而又永远无法安定地满足于僭占他人的承认或欲望的主体性。人们会发现,自己要么在欲求一个永远无法夺得、无法占有的对象,要么就必须面对僭占这种对象而引致的虚空。这种否定性是通过将自我投射到它想要吸收或与之抗争的另一个人的欲望上而展开的。
/
我在这里说的 “消极 / 否定性纽带”完全是一种不一样的东西(一种非黑格尔的意义):“消极”在这里意味着,主体因其自身欲望的结构不想建立关系,或不能建立关系。在“消极纽带”中,自我完全逃避了欲望和承认的机制。
主体并不想去发现、知晓、僭占、征服他者的主体性,他者只是自我用来表达、确认个人自主性的方法一而不是承认的对象。我们其实可以在此借用让-保罗• 萨特 “虚无”的概念(虽然他用这个概念描述的是另外的问题)来进行分析。
莎拉•贝克韦尔(Sarah Bakewell),一本梳理了存在主义运动全面历史的流行读物,的作者,这样总结“虚无”这个概念:
“他(萨特)说,让我们来想象一下,我与朋友皮埃尔四点在某个咖啡馆见面。我迟到了十五分钟,并焦急地环顾四周。皮埃尔还在吗?我感知到了很多其他的东西:顾客、桌子、镜子、灯、咖啡馆烟雾缭绕的气氛、碗碟碰撞的声 音和人们交头接耳说话的声音。”
作者写这一段的目的,是在指述某种关于意识本身的东西,要说明意识本身是未定的,它就像那个缺席的皮埃尔一样来理解自身。一段消极关系就像是在一个人、物、空问的配置组合中,寻找某人而又没有找到那个人一样。
消极关系就是在感受着这种缺席,这种个人意图和欲望的未定状态。所以,一段消极关系不是因为要遵守更高的禁令而自愿地克制性或爱(比如修道);也不是内在于欲望这个行为之中的虚空(科耶夫和拉康式的),而是在许多他者存在的嗡嗡声中对一个缺席他者的感知,以及对自我意图的未定状态的感知。
……所以,“消极纽带”之所以消极,是在这两种意义上的:或是由于情境未定,这些关系指向了一个我无法抓住的缺席对象;
或是它们显示出关系中的某此东西并没有按关系存在时的应然方式去运作。消极关系的目标是模糊不清的、未加定义或有争议的;对于结合和分离,它们没有脚本化的规则。
“爱的常态性混乱” 是积极社会性的来源,也就是说,它会带来即兴发挥和丰富的关系性,那么在这里,混乱就是消极社会性的来源,会通过不确定性来重新形成关系和管理关系。
这也开启了对文化这 个概念的重新思考。在传统的人类学和社会学中,文化通过角色、规范、仪式和社会脚本来塑造社会红带,也就是说,通过一系列的强制要求,让人们去选择自我的归属和认同,去执行乃至即兴做出某些行为。
与之相对照的是,在消极关系中,行动者需要面对他们自身行动的飘忽不定,艰难地摸索这些行动的意义何在。
如果说当今的文化越来越多地以建议或心理自助的形式呈现,这正是因为在爱情、育儿和性这样的领域中,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纲领能以一种有约束力的方式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并强制男男女女根据大家一致同意的规则和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心理自助的文化和咨询师给出的建议中包含并传达了关系性的脚本,但这些脚本并非出自一套成体系的神圣符号,而是在一种充满着不确定性的社交当中实现的。
心理上的自我管理其实不过是对普遍弥散在人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的管理,而人们在这些关系中,用以市场的语法和语义规则组织起来的性自由和性愉悦,来换取心理上的确定感。
Farewell Waltz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女权主义,监控自我情感表达,分手退出与维护自主性相关联。
前文已经讨论过,女权主义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有关自主和平等的理想,所以它鼓励女性要像让-皮埃...
-
退出关系与非“细水长流”的“快恋爱”:分手与自我建立/什么是性道德/多边爱是所谓“不忠”的本质/无序的成年
退出是关系的契约自由(contractnal froedom)所享有的一项特权。就好像前东德持不同政见的歌...
-
消极,是在感受着这种缺席,这种个人意图和欲望的未定状态。逃避欲望与承认机制,就是爱的常态性混乱。人只能用市场的语法和语义规则组织起来的性自由和性愉悦,来换取心理上的确定感。
-
只能“筛选、评估”的能动,会以商品的形式评估人。具体的人是如何被抽象最后被泯灭的?
在开放的市场上,经由创造接触机会的技术所组织起来的开放的性,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如何评估...
-
贬低人的价值的方法【1】身体的切分 【2】品位的精进。 “了解一个人想要什么,就是煽动一场暴力。”
贬低价值的方法1:身体的切分 自我的视觉化,及其开启的这种新的视觉体制、都是物化的过程。因...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