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权划分的三大原则
第二至第四节讨论了事权划分的三大原则:公共服务的规模经济、信息复杂性、激励相容(一方想做的事,另一方既有意愿也有能力做好)。这三种视角从不同角度出发,揭示现象的不同侧面,但现象仍然是同一个现象,所以这三种视角并不冲突。比如行政区划,既与公共服务的规模有关,也和信息管理的复杂性有关,同时又为激励机制设定了权责边界。再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既能扩展公共服务的服务范围,又能提高信息沟通效率,还可以方便人、财、物流通,增强各地对资源的竞争,激励地方励精图治。 引自 第四节 激励相容
124人阅读
知鱼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省会聚集主流文化 省界有所隔阂
一省之内主流文化一般集中在省会周围,而省界地区往往是本省的非主流文化区,其方言也有可能...
-
信息的“形式权威”与“实际权威”
所以上级虽然名义上有最终决定权,拥有“形式权威”,但由于信息复杂、不易处理,下级实际上...
-
事权划分的三大原则
-
“混合经济”——政府深度参与社会分配
这种“混合经济”体系,不是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说的政府和市场的简单分工模式,即政府负责...
-
制造业发展与产能过剩
因为绝大多数税收征收自企业,且多在生产环节征收,所以地方政府重视企业而相对轻视民生,重...
> 查看全部2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