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游戏,谭小培谭富英、叶盛兰杜近芳、马连良趣事
同检场一样,现场抓眼,也经常被认为不符合舞台的整体性逻辑性,也被取缔了。取消了现场抓眼,看上去就是少了点趣味而已,其实,这趣味的来源就是游戏性,少了这趣味,观众就少了很多看戏的快乐 当年,有父子二位演员在同一出戏《乌盆记》里,儿子饰演刘世昌(老生 ),父亲饰演张别古(丑角 )。此戏结尾(不带“公堂”),屈死的鬼魂刘世昌求老汉张别古带他去定远县衙找包拯县太爷申冤,张别古有四句唱:“怪哉怪哉真怪哉,半路途中遇鬼来你今有什么冤枉事,跟我去见包县台。”然后二人下场。这天由于是观众都知道的父子二人搭戏,张别古就改了词,最后一句竟改成“跟你爸爸上后台”,观众大笑,鼓掌叫好。 还有一次,谭派正宗传人谭小培、谭富英父子二人同台唱《群英会》,谭小培饰孔明,谭富英饰鲁肃。戏中孔明识破周瑜诡计是要害他一死,便假意求鲁肃救他一救,求他准备几样军中用的东西鲁肃便调侃道:“你的东西早与你准备好了,寿衣、寿帽、大大的一口棺木,你死之后将你成殓送回江夏,做朋友的不过如此了吧。”谭小培先生突然加了一句词:“噢,你本该如此啊。”意思是你是我儿子,你应该做的,观众大笑,鼓掌叫好。 引自 五、 游戏——中国审美的超越性原则 二O一四年我请杜近芳老师在东四十条的大董吃烤鸭,杜老师酷爱吃烤鸭。几十年来一直有一个传闻:一九五七年与杜老师长期合作的叶派小生创始人、京剧大师叶盛兰先生被划成了“右派”但仍允许在台上演戏,叫“群众监督劳动改造”,他在观众中的声望太高了,没人理会他右不右派,每次演出从出场的碰头彩到开始唱,几乎是句句有“好”,甚至比被划成“右派”前更热烈,我就是喝彩观众的其中之一。大家大概有点替叶先生抱不平的意思,他的彩声无疑压过了杜近芳。有一次两人在台上演到一起转身背对观众时,杜近芳突然说:“老“右派’,“好’都被你一个人抢了。”转过身来又马上入戏,拱手说:“啊相公,你要多多保重。 后来有人借这个段子说杜老师忘恩负义,欺侮叶先生。这些人太不了解梨园行了,杜老师一辈子不懂什么叫政治,她叫他“老右派’”完全是打趣他调侃他,其实他们平时在生活中也是这个样子,口无遮拦,没有任何恶意,彩声被夺,出出气而已。席间我问杜老师可有此事?她说有啊,都“右派”了还唱得挺来劲儿。 引自 五、 游戏——中国审美的超越性原则 马连良先生,大师,大艺术家,马派老生创始人,与我家交谊一天,我母亲请马先生吃饭,叫其厚。一九六一年我上“大二”,我作陪。我从学院赶到崇文门的鸿宾楼,马先生爱喝我们家的“中国公”酒,母亲忙打电话叫人开车送了一坛四十年陈酿的家藏“虫国公”,那酒倒在玻璃杯里,一晃是挂壁的。马先生喝得高兴,他管我母亲叫四婶,所以叫我小弟弟,便笑着问我:“小弟弟爱听什么戏?”我说您的《胭脂宝褶》《审头刺汤》《四进士》《审潘洪》马先生说:“小弟弟很懂戏嘛。”此前我听马长礼先生( 电影《沙家浜》中演刁德一)说过一个段子,在观众中传为笑谈,就想向马先生求证。马长礼说一次演《龙凤呈祥》时,马先生演乔玄,李多奎大师演吴太后,到甘露寺“相婿”一场,在大将贾化上场时有一段摘卸兵器的表演,坐在后面的乔玄、吴太后没戏,只等贾化进殿才有戏,于是马先生问多爷(李多奎 ):“中午吃的什么? ”多爷说“饺子。”“什么馅儿?”“苗否。”此时贾化进殿一跪:“贾化与国太叩头。”李多爷立即人戏:“嘟- 大胆贾化,甘需寺埋伏人马,可是你的主意?!”这种台上跑戏实在是个奇闻,我便问马先生有无此事,马先生笑道:“有啊,怎么了?义没误戏。”你说这叫什么表演流派? 引自 五、 游戏——中国审美的超越性原则
153人阅读
赤羽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游戏,金少山、马连生、谭鑫培趣事
长久以来,我也对这些乱象很困惑。其中,有很多乱象,比如演员误场,比如演员搅戏,等等恶习...
-
第一章,游戏,谭小培谭富英、叶盛兰杜近芳、马连良趣事
-
第二章
戏中降将张绣献出宛城,曹操带着将士进城时举起马鞭在“巴达呛呛呛、巴达呛呛呛”锣鼓中向着...
-
第五章流派问题 焦菊隐讲野台子戏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问过一个同样的问题 “你在艺术上已到了很成熟的阶段,为什么不创出自...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