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时节
子正-含光左卫 (修辞立其诚)
读过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然而10月28日这一天并不就此结束。晚上贾植芳又补记“「艺旧闻二则”的第二则。内容提到,1930年《新文艺杂志)里(联文坛的风波》一文报道了皮利尼亚克(Boris Pinya,1物 1938, 旧泽为“皮力涅克”)和扎米亚京(Yevgenyamy1884一1937,旧译为“柴妙金”)两位作家的遭遇。 皮利尼亚克和扎米亚京崛起于俄国大革命后,都以批判精神著称。20世纪20年代的皮利尼亚克声望仅次于高尔基(MmG0rky,1868一1936),但一再卷入文坛政治。1927年他将被禁的小说《红木》(Mabogany)私自运往柏林出版,引起轩然大波。皮利尼亚克此时饶有国际名声,很可以寻求海外庇护,但他选择道款并留在祖国。高尔基及时相助,总算逃过一劫。然而斯大林政权岂能轻易放过他?1938年皮利尼亚克以反革命罪名被杀。 扎米亚京属于老布尔什维克,但大革命以后逐渐感到幻灭。1921年他在《我害怕》(“I Am Afraid”)一文中写道,“真正的文学只存在于被创作的状态里,但创作者不是谨小慎微、唯命是从的官僚,而是狂人、隐士、异端者、梦想者、叛逆者和怀疑者”。此时他已完成《我们》(W)一现代西方“恶托邦”小说的起源。这本书1924年、1927年分别在纽约和布拉格出版,引起斯大林震怒。1931年,扎米亚京自请流亡,高尔基再度出马,说服国家领导人网开一面。1936年,扎米亚京在巴黎贫病交迫而死。 引自 解冻时节
72人阅读
子正-含光左卫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今天》创刊:朦胧诗的兴起及中国当代诗的流变
1982年10月初的一个夜晚,来自四川几所大学的胡冬 (1962~)赵野(1960)万夏(1962)入、:唐...
-
941
70年代末政治氛围开始松动,夫妇两人捡拾断简残篇以及近思所得,合为一集出版,题名《解冻时...
-
解冻时节
-
双城记
双城记 1993年2月21日夜半,贾平凹(1952一)完成《废都》最后一个字,这部小说为当时中国最...
-
955
1956年,随着“百家争鸣”在学术领域的展开,朱光潜发表了《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一文,由...
> 查看全部18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