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土地金融与地方债务的关系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拿走了大部分税收。但因为有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地方政府维持运转问题不大。但地方还要发展经济,要招商引资,要投资,都需要钱。随着城市化和商品房改革,土地价值飙升,政府不仅靠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支撑起了“土地财政”,还将未来的土地收益资本化,从银行和其他渠道借入了天量资金,利用“土地金融”的巨力,推动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债务。这套模式的关键是土地价格。只要不断的投资和建设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城市就会扩张,地价就会上涨,就可以偿还连本带利越滚越多的债务。可经济增速一旦放缓,地价下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累积的债务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可能压垮融资平台甚至地方政府。 引自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 土地财政是收钱,土地金融是借钱,借钱搞建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其实背后承担着大量债务。可以通过卖地弥补缺口。
258人阅读
知鱼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土地资本化
土地资本化的魔力,在于可以挣脱物理属性,在抽象的意义上交易承诺和希望,将过去的储蓄、现...
-
我国贪腐的时代特点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腐败现象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腐败与经济高速增长长期并存。这...
-
土地财政、土地金融与地方债务的关系
-
政府帮助本土企业入行
“东亚经济奇迹”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政府帮助本土企业进入复杂度很高的行业,充分利用其...
-
结语——社会问题的客观原因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制环境不理想、资本市场和社会信用机制不...
> 查看全部2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