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
晰越 (surfingbeary)
- 页码:第215页
p8 感哀甚者,难免残酷,残酷之美,是日本文化的特点。日本人观花,情色皆美,独缺“悠然”…… p9 日本,四面环海,茫无际涯,岛国像落花一样,漂浮在海面,被大地遗弃。 p17 樱花雅而不艳,开时相偎,簇拥而来,谢时同去,一时纷纷,齐开齐落,似云水流逝。故西行法师吟曰:我愿春之际,死于花之下,于释迦涅磐望月日。 落樱之美,诱人祈望向死,而梅花开时,却带来生的决意,新的勇气。 尚梅,乃循儒教“知生”之义,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爱樱,则从儒教脱颖而出,与死相遇,而祈望之,得生命的本质,一如当代的存在主义。 “花是樱花,人是武士”,樱花与武士,命运酷似。花美数日,人武几时?人不能选择生,但可以选择死,武士之死,如花落一瞬,美之至矣! p198 (常朝的理念)武士道的真谛,就是看透死亡,于生死两难之际立断,首先择死。 p204 “不考虑胜负,无二无三,一念狂死。”“狂死”,不像素行说的那样的,尽人事以听天命的死,那样消极而安静的死,而是从一开始,就去死。 p210 于日常坐卧中,不忘一瞬之死,常存决死而生之念。 为了死的决意,在关键时刻涌出,平素就应视死如生。 p213 “忍恋” 真正的爱情,必须建立在那种物质性的关系不能进入的地方。 “死恋之后的烟中,才知道他,只剩下虚无中的思念里。” (常朝常引用的和歌) …… 宣长批评儒教:应该高兴的事,也并非那么高兴;值得悲哀的事,没有那么悲哀;应该震惊的事,并不大惊小怪,从来没有激情的演出。 …… 人皆有死,可有几人,能死的如此从容,如此有尊严呢?在神的眼里,人之事,如落花一瞬,所有是非、善恶,都忽略不计,惟有美,被神关注。
4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