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苏秦以连横说秦》
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引自 卷四 秦惠王有大智慧啊,不是没有一统天下的心,也不是说苏秦的想法有问题,就是单纯的时机还不成熟。正因为有这些先辈的努力积累,才有了秦始皇横扫六合啊。
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引自 卷四 当今世界亦然,国家要强盛就必须兼具软实力和硬实力。当然了在那个时代还是硬实力更重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而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引自 卷四 如果说上一段话适用于对外的话,那这一段就适用于对内了。任用贤人使政治清明才能使得国家和平安定越发富强。
不过“非兵不可”和“式于政而不式于勇”本来也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
希望当今如是吧!
“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引自 卷四 这不明摆着的嘛!人总归是富贵了才万事顺利。
可惜啊可惜,俺是
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 引自 卷四 甚至连“士”也算不上。
呜呼悲哉!
《司马错论伐蜀》
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四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引自 卷四 啊,感觉自己要长脑子了(不是
这些老谋深算的政治家真令人拜服!
《触龙说赵太后》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引自 卷四 啊,出处在这儿!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引自 卷四 况平民乎!
《鲁仲连义不帝秦》
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 引自 卷四 笑死,可与“中寿,尔墓之木拱也”相提并论的骂人话,难得在文学作品中见到,哈哈哈哈。
《唐雎不辱使命》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引自 卷四 太有气势了!
《卜居》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引自 卷四 啊,真是清醒的痛苦!难怪屈原会自绝于汨罗江……
这一篇真的好适合朗读啊!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引自 卷四 好了,清醒一点,靠自己,往前冲!
《宋玉对楚王问》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曝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引自 卷四 不愧是屈子学生,真是一脉相承,不过似能自我解脱。
反复诵之!
7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