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成都街头美学
首先说一下作者,很有意思,说这是一本普通人些给普通人的一本书,我感觉这句话就很谦虚了,顺便也帮着读者谦虚了一下,这样美学的一本书,喜欢的爱读的我感觉肯定部是普通人,但我是一个普通人,另一说法作者是普通人嘛,某种角度来说不普通的,能有这样的眼光和角度,对美学和设计研究如此之深,对成都如此只了解,愿意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记录城市,明显也不普通。 二说很有啥意思距离表达方式,步!没错就是步!距离是用步来丈量的,距离或者门面的宽度、到路边的距离等都是用步来表示,有一处天府十一街的位置,店铺距离公厕的距离,作者用力几百米,所以推测这段距离作者是么有亲子去走的,不然为何没有用步来表达,其实完全可以换算来代替的,依然保留了这样的方式,所以还是需要作者亲子来说明一下的。 还要说作者的图文结合很是特色,手绘的示意图,因该是用了尺子或者电子制图,很有意思,标注更是有爱,不同颜色的笔画的路线,完全让我学会了,手账和记录完全可以用的上,成功的学会了一项新技能。 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味道,城市15分钟生活圈的问题,以前我不相信的,现在我自己不知不觉也是这样如此,太远的距离很少去的,就是生活在这个城市固定的一个范围,不会跑很远,工作,生活的圈子基本固定,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周而复始的重复,对细小变化异常敏感,也是生活的乐趣之一,还有就是记忆,在这里生活的越久记忆越多,越深刻。作者的一部分描写都是生活圈范围内,也是印象最深的部分,作者明显是个老成都,基本活动范围在一环一圈,还有因为代表性去走访的地点。 切入点小街、围墙、转角、小亭、小桥、天桥、小圆、小店、小摊、菜场、茶铺、还有公厕,从建筑到人文,都是生活周边,吃穿住用行,吃喝拉撒睡,都是很微观的角度,但整体却全面的从另外的角度展现了老成都的特色,更把一个城市的味道说的这么透,说的这么细,明明就在身边,没看这书之前根本没在意,原来身边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把生活的平淡上升到一种文化和美学高度。 追本溯源,作者的不普通在这里也有体现,找到这个地方的由来,发展,已经过程中的关键实列,这条街、这个转角的前世今生,向大家娓娓道来,没有大场景都是小环境,那么的生活化,那么的亲切,就发生在身边,就发生在作用,生活的智慧和生活的美学充分体现。 慢生活体验不一样的成都味道,细细品读这本书,带上相机和纸笔去感受成都的街道吧!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