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辩证法与反思的思维方式(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p013-014 能否从经验层面跃迁到哲学层面去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最深层的理论问题上,是能否以恩格斯所概括的“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去理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所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并不一般地否认“联系”和“变化”,甚至也不一般地否认“矛盾”和“发展”;它所否认的是“思维和存在”之间的矛盾,是“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关系的发展。“形而上学”的“思维公式”之所以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认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就是因为,它不理解“思维和存在”是矛盾中的统一、发展中的统一,而把“思维和存在”看成直接的统一、不变的统一。这应该是值得深思的。 在人的“经验”中,“思维”所反映的“存在”,就是“存在”本身。被“思维”所反映的“存在”,既包括“存在”的“联系”和“变化”,也包括“存在”的“矛盾”和“发展”。如果人们在经验中发觉“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也是把这种“矛盾”看成直接的不统一,即所谓“歪曲”地反映了“存在”。例如,我们如其所是地肯定了骏马的奔驰和雄鹰的飞翔,这就“正确”地反映了存在;反之,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存在。这就把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直接的统一或直接的不统一。因此,这种“经验”中的“思维和存在”的“矛盾”,仍然是由“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构成的。 所谓“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在于它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出发,不断地发现、揭示和深化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概念,范畴中所蕴含的“思维和存在”之间的矛盾,用“概念的逻辑”去表达“运动”“矛盾”“发展”的本质。例如,在现代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发展”就是一个在反思中被不断发展的概念,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已经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又发展为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可持续发展。而“辩证法”所运用的“概念的逻辑”,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对“发展”的反思,就是通过对“发展”的概念内涵之历史演进的哲学反思而推进人们对“发展”的理解。 这样理解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及其相互关系,不是神秘的,而是现实的;不是抽象的,而是真实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对“概念”与“名称”的反思。把“概念”混同为“名称”,是在经验层面理解和解释辩证法,从而造成对辩证法的种种曲解。 引自 三 辩证法与反思的思维方式
88人阅读
野山竹筒饭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辩证法语境下形而上学的界限)二 作为常识思维的形而上学
p007-008 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原则出发,我们都会承认,(形而上学)这种“思维...
-
三 辩证法与反思的思维方式(片面机械地理解)
p010 在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理解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于,通常总是在经验常识的意义...
-
三 辩证法与反思的思维方式(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
三 辩证法与反思的思维方式(名称不变而概念变化)
p014-015 在人们的经验意识中,“概念”只不过是关于某种对象的“名称”,这些“名称”与它所...
-
三 辩证法与反思的思维方式(真理观)
p016-017 “真理”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有没有”“对不对”的问题,而且还是“好不好”的问题。...
> 查看全部11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