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国金融实践,知而致知
《看懂中国金融》着眼于中国金融的发展与实践,阐述的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影子银行、城投债、数字货币这些过去以至现在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走向的重大课题在文中均有阐述,是一本适合想了解中国金融实践的人研读的书。作者知中国,并基于中国金融实践阐述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读完该书,主要感受有两点:
1、该书立足于中国金融的实际。“理论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虚悬于空中,不必沾染现实的泥泞”,有异于象牙塔里宏观教科书中完美的假设,现实的社会人既不理性也不经济。现实社会问题的错综复杂,这使得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时,形而上的建议易,实践可行的建议难。本书作者长期在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工作,使其能接触到金融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出真知,这使得作者的观点和建议更接地气。如第6章第4节谈及化解金融机构风险的方法与路径,作者从中国监管化解风险的既有案例出发,总结出“包商银行模式”、“锦州银行模式”、“恒丰银行模式”、“中原银行模式”的化解路径及适用性。
2、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解决,而发展又引申出新的问题,即“否定之否定”,社会由此螺旋向上。本书中第6章第2节在分析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与经验,随后阐述中国城投债问题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个人理解,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及税收权利进行了划分,通过分税制改革将75%的增值税收归中央,25%的增值税归地方,该安排在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中切实发挥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然后客观上,过去官员考核的GDP“晋升锦标赛”机制及地方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催生出了地方政府的举债需求。行至今日,城投债存量已超13万亿,成为不可忽视的金融现象。这一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需我辈在发展中解决,本书作者致力于“知中国,服务中国”,在本书中对城投债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值得细细品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