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Mountain Mama (东写西读)
在读 电影理论与批评
- 页码:第24页
可以说,对电影语言的系统而深入的理论研究,肇始于第一电影符号学。电影符号学的最初尝试,参照、类比着自然语言,依据结构主义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论述与法国理论家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建构着电影语言学。这一尝试却成为一次失败。如开篇所述,第一电影符号学以其科学证伪的十年意识到,电影语言无法直接、简单地类比于自然语言。它不是一种语言系统,而是一种有理据的符号,而且我们无法确认其最小单位。但在这次失败/证伪之上,克.麦茨建立了他关于电影的大组合段理论。将电影叙事、表意而非电影语言的基本单位确认为“独立语义段”。依照麦茨的思路,电影叙事的基本单位——独立语义段,在电影文本中具有8种形态: 1.镜头:指单镜头,呈现了具有相对完整、独立意义的影像;或长镜头:一场戏在一个镜头内发生。 与具有独立意义的镜头相平行的,则是组合段,若干镜头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叙事与意义段落。而电影叙事组合段的两种基本形态,分别是非时序组合段:其中的镜头组接具有时空交错的特征;和时序组合段:其中的镜头、场景依据连续的时空予以呈现。非时序组合段的两种类型分别是: 2.平行组合段:在麦茨的论述中,平行组合段不同于平行蒙太奇,意指两个以上场景交替呈现,但其时空关系并不具有确定无疑的直接相关性。 3.括入性组合段:打破连续的时空叙述而插入的一个段落或场景,其最典型的例子是闪回或闪前。 而时序组合段的分类则更加丰富:它首先分为描述性组合段和(一般)叙事组合段。其中 4.描述性组合段:指若干镜头构成对某一时刻、场景的描述和呈现,相当于文学书写中的环境描写或背景交代。 而(一般)叙事组合段则进一步分为:交替叙事组合段和线性叙事组合段。 其中 5.交替叙事组合段: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平行蒙太奇。指两个不同空间中、在同一时间发生的相关事件的交替呈现。 而线性叙事组合段则再细分为场景和段落。段落则划分为插曲式段落和一般性段落。其中 6.场景:是指不同的镜头连续呈现同一空间。一个叙事段落在同一空间内完成。而段落则意味着一个叙事、意义段落在不同空间内展现。 7.插曲式段落,指这一段落中发生的事件与主要情节没有直接的密切相关性。 8.一般性段落。 我们将在此后的章节中进一步说明,第一电影符号学意味着现代电影理论的开端,意味着电影理论的结构主义时代的开启。它不再是一种创作、实践理论——尽管毫无疑问,现代电影理论将电影视为一种社会实践、一种表意实践,而电影理论与批评,是一种与之平行而非附庸的表意实践。第一电影符号学,尽管以建立严格意义上的电影语言学的失败为开端,但它却同时在另一层面上强化了对电影语言、电影符号的重视。因为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来,任何表意实践,都首先建筑在其能指(媒介)的展开方式之上。 引自第24页
188人阅读
> 我来回应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