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 第六讲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
lalalalala
在读 中国历史精神
第六讲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
最早的中国,并不和现在中国般,那时的活动范围,只限在黄河流域一较狭小的地区。直到三国时代,长江流域才正式跑上中国历史舞台。直到东晋南渡,建都金陵,长江流域始获有中国历史上的正统政府。直从三国时代的吴,以至东晋、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都建都南京,这是一个金粉朝廷,大体上只是北人到南方来偷安享乐。隋炀帝幵浚运河,自开封到徐州,再由徐州南下直到扬州,在先是军事性质的由北侵南,在后则是经济性质的由南养北。中国史上的经济比重,实要到唐代安、史以后,才开始有南重北轻之势。五代十国几达一百年的长期扰乱,北方黄河流域才正式趋向衰落,南北经济比重更见倒转,此一大转变,直到宋代始确定。元代建都北京,此系辽、金旧都,那时全部经济更多取给于长江流域,遂开始采用海运,由天津人口,经白河,运北京。
中国历史上以汉、唐为最强最富时期,但那时却全部靠黄河流域,不靠长江流域。可见古代历史上的黄河,是中国之利,非中国之害。所以中国文化,大部分由黄河流域人创造建立;长江流域人,仅居承袭发展之功。平心而论,中国历史宋以后,实不及宋以前。至少辽、金、元、清四个朝代打进了中国,即十足暴露了宋以后中国历史之弱症。
再以人物论,唐以前大皇帝、大政治家、大学问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一切有名领导人物,十九都是北方人。宋以后始有南方人跑上政治舞台,由南方人来领导中国。学术上的重心,也渐渐转移到南方。然而宋以后的中国,便远不如宋以前,这一层是研究中国历史很值得注意的。
中国各地区的文化兴衰,也时时在转动,比较上最能长期稳定的应该首推山东省。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之如西方的希腊,则在中国首先要推山东人。自古迄今,山东人比较上最有做中国标准人的资格。他们最强韧,最活跃,大圣人、大文学家、大军事家、大政治家,各种伟大典型人物都有。既能平均发展,还能长时期维持不坠。第二才推河南、陕西、山西、河北人。至于江、浙、闽、粤人,大体上说,气魄不够雄伟,仅赖北方中国祖先余荫,实不足代表中国人的标准风格。
西方文化,从历史转动趋向言,先由希腊转到罗马,再从意大利移向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法兰西、英吉利、德意志,而到今天的苏维埃,大致是由小地面移向大地面,由温带移向寒带,由低处向高爬。希腊是小区域的温暖地带,德意志、苏维埃是大面积的高寒地带,这是西方文化的地面动态。在中国呢?这一趋向却恰相反。从黄河流域,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渐渐移到长江,再由江浙移趋闽粤,正是由大地面移向小地面,由高寒地带向低暖地带滑下。西方如逆流而上,中国则顺流而下。
纵使没有外患,依然仍会有内忧。中国的现实问题,主要的显然在内地,不在外国。中国的历史教训,主要的也同样在内地不在国外。大家往内地跑,文化可以流动,个人精力也可以发泄。在文化集中地区,每个人重现实,少想象,不大会引生大理想。到一个落后新地区去,才有想象,才能创造,才能发展。今天的中国,实在是只有沿海一圈,沿江一带。
lalalalala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讲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
中国各地区的文化兴衰,也时时在转动,比较上最能长期稳定的应该首推山东省。若把代表中国正...
-
第五讲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 第五讲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
第五讲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 我们把教育看得太狭义,于是使教育与整个人生脱了节。一个大学刚毕...
-
第六讲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 第六讲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
-
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 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
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 中国社会乃由其他部分来领导经济,控制经济,而并不单纯的由经济问...
-
第七讲 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
第七讲 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 近代的西方有三大精神:一、个人自由主义精神,渊源于希腊,亦...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