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开始try!
My Plan
1. 找一个雷打不动的15-30分钟读书
1. 午休:吃完饭 散完步 工作前
2. 备选:早上开始工作前/晚上站桩前
2. 把刷小红书玩游戏的时间置换为读书
3. 按《海绵阅读法》的建议尝试
1. 平时随意hunt书into书单
2. 每月速读:挑出要精读的书
3. 每日精读:按海绵阅读法阅读
1. 通读+万能读书要素
2. 列思维导图
3. 写读书笔记
P.S. try一次读纸书+勾勾画画 vs 电子书+勾画+导出为笔记
————————
海绵阅读法
万能读书九要素
阅读动机、核心概念、金句收集、故事案例、联想发散、任何疑问、洞见时刻、情绪感受、行动灵感
精读Steps
第1步:在第一个空白页写下阅读动机。
第2步:通过速读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精读。
第3步:用万能读书笔记模板从头到尾读一遍书,标记重点,记录想法。
第4步:第二遍读书,跳读之前标注的重点和记录的想法,用思维导图笔记做一份全局概览的笔记。
第5步:把思维导图笔记复习把收获写成一篇读书文章。其实在这一步,我们也需要第三遍读书,在写读书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抽出书的局部进行细读。
第6步:定时复习,只复习思维导图笔记和读书文章就可以了。
速读Steps
【第一,略而不漏;第二,强调速度】
第一步:写下阅读目标。
第二步:看书名、作者介绍、内容提要、序言、前言等。
第三步:研究一下书的目录。
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挖掘关键词,我们可以用高光笔把关键词圈出来,然后找出对应的页面折起来或用索引标签做标记;第二个任务是找出自己最感兴趣、最能解决自己当前问题、最针对自己的阅读目的的章节,我们可以用高光笔把相关章节圈出来,然后找出对应的页面折起来或用索引标签做标记。
第四步:把这本书快速翻读一遍。
翻读的地方包括:(1)大标题、小标题;(2)有特殊标记的字,如粗体字、斜体字或有颜色的字;(3)图片、表格;(4)摘要,很多书会在每一章的开始或结尾把重点提炼出来。
第五步:细读折起来的或做标记的重点部分。
第六步:绘制思维导图。我们提取关键词,根据目前掌握的内容,绘制一张思维导图,一定要记得以自己的阅读目的为中心。
第七步:用自己的话组织答案。绘制完思维导图后,我们可以对照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话回答阅读前想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重点?
重点首先是新知,是这本书区别于其他书的、体现这本书独特价值的内容。
其次,重点是对我们最有启发、最有帮助的内容,而不必是作者和编辑认为的重点,也不必是其他读者认为的重点。
阅读动机
第一种是想获得行动指导,即想做成某件事,想做某种改变,想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
第二种是想获得精神力量,即在颓丧的时候,希望得到鼓舞,在破碎受伤、焦虑不安时,需要一些温暖治愈的力量。
第三种是满足认知需求,即通过阅读增进对自己、他人、社会和世界的理解。无知带来焦虑和恐惧,理解和洞察让人感到愉悦、幸福、激动和有成就感。
如何做知识地图?
1. 我们在做思维导图笔记时,首先用关键词、关键句拉出书籍的主框架,基本遵循作者原意按照并列、递进、因果等关系整理要点,把内隐的、不可见的逻辑结构整理成外化的、清晰可见的逻辑框架;
2. 然后把万能读书笔记模板九要素以分支的形式融入逻辑框架;
3. 最后得到一个既包含书籍要点,又包括个人思考要点,同时能清晰展示重点之间关系的知识地图。
阅读类型
阅读分为四种: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和甜食阅读。
1. 主食阅读是指为了寻求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方法而进行的阅读。
2. 美食阅读不求针对我们人生的现实问题提出直接的解决之道,但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间接,但是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的现象和本质是什么。美食阅读对标的书籍常常是文学、史学、哲学和社科类图书中的经典。
3. 第三种阅读是甜食阅读,即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消遣的阅读。甜食阅读是满足休闲需求的阅读,追求的是阅读的快感和沉浸感,对标的书籍包括漫画、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和言情小说等。
4. 第四种阅读是蔬果阅读,即查阅式的阅读,通过查阅来补充信息缺口以帮助理解。
如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
实用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1. 是什么,是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他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我们一般可以在书名、内容提要和前言这些地方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关系到我们要不要读这本书。只有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与我们契合,这本书对我们才是有用的。
2. 怎么做,即作者提供的行动建议。作者建议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达成目的,这是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提取的重点。
3. 为什么,就是解释原理,解释为什么这些行动建议是有效的。这决定我们要不要按照作者的建议去做,我们只有被作者说服,才会把他的行动建议付诸实践。
如何挑书?
1. 我的建议是把两种模式结合起来,我们平时可以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如电影、电视剧、文章和短视频等),从里面挖掘书单,保持好奇心,用“闲逛偶遇+顺藤摸瓜”来选书、读书。这样做的好处是点会连成线,线会连成面,知识体系会慢慢长出来。一旦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想深入探究的方向,马上切换到高度规划模式,有意识地去找针对性的书来做针对性的阅读。
2. 给自己找几个“阅读导游”:能当“阅读导游”的是那些精于读书、阅读量大、阅读面广、理好书的眼光的资深读者。“阅读导游”可以是我们的师长、朋友、喜欢的读书博主、欣赏的人、读书社群的书友等,如果我们接触不到“阅读导游”,也可以看“阅读导游书”。例如,罗振宇的《阅读的方法》中穿插了160多本书的细节和片段,池宇峰的《书的全景》中导读了生理、心理、宗教、哲学、科学、技术、历史文化、社会变迁、政治、战争、教育和经济等17个方面里程碑式的经典书籍,这两本书都是典型的“阅读导游书”。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