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中国第一首译诗
张慕晖 (得来全不费功夫,莫如奋力争向上)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先抛开具体的诗意不谈,这首诗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一,这首诗是楚国鄂君子皙泛舟时舟人献给他的歌,有很多人在后世把它当同性恋典故来引用,但我觉得并非如此。二,它是中国第一首有记录的翻译诗歌,今人仍然可以根据记载的发音进行释读,我觉得这真是太神奇啦,就好像真能隔着几千年听到舟子歌声的发音那样!三,之前听石倚洁唱了一首以这首诗谱曲的艺术歌曲,挺好听的。
网易云音乐: 越人歌
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z4y1Z7Xv/
刘向在《说苑》里记载了这个故事:
“襄成君始封之日,衣翠衣,带玉璏剑,履缟舄,立于流水之上,大夫拥钟锤,县令执桴号令,呼谁能渡王者。于是也,楚大夫庄辛过而说之,遂造托而拜谒起立曰:‘臣愿把君之手,其可乎?’襄成君忿然作色而不言。庄辛迁延盥手而称曰:‘君独不闻夫鄂君子晳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乘新翰之舟,极㒼芘,张翠盖,而㩉犀尾,班丽袿衽。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歌辞曰:“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𩜱。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鄂君子晳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曰:“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鄂君子晳,亲楚王母弟也,官为令尹,爵为执圭,一榜枻越人犹得交欢尽意焉。今君何以逾于鄂君子晳?臣独何以不若榜枻之人?愿把君之手,其不可何也?’襄成君乃奉手而进之曰:‘吾少之时,亦尝以色称于长者矣,未尝遇僇如此之卒也。自今以后,愿以壮少之礼谨受命。’”初看过去,真是堪称令人眼前一黑的一大段鸟语。我想,刘向也挺不容易的:不知道他是从哪本古代典籍里抄到这句话的,且抄得没太大问题,今人还能从中读懂原诗的大概含义。学者韦庆稳和王兴赋用布越语和壮语对这首诗进行了释读和翻译:
我不得不再说一次,今人居然真的可以根据这些“鸟语”进行释读,这真是太神奇啦!
鄂君子晳的这个故事也很有意思。虽然他完全听不懂越人在唱什么,但可想而知,唱得很不错,甚至能从中体会到歌者的心情,所以鄂君才会对歌词的具体内容产生好奇,于是找人翻译。翻译的文学水平也相当之不错,假如这真是即席翻译的结果。但这位越人到底为什么要唱这首歌呢?有人说是因为爱情,有人则说是在表达对鄂君的爱戴之情。刘向显然认同的是后一种,因为在他笔下,庄辛引用这个故事正是为了向襄成君说明不分贵贱、下士爱民的道理。襄成君受封之后,非常得意,大夫庄辛想和他握手,结果襄成君生气了,大概是觉得自己现在身份地位高了,普通大臣不配和他握手;于是庄辛就讲了鄂君子晳和越人的这个故事,说,鄂君子晳是楚王的弟弟,身份比您还高贵,可他却不以和一个低贱的越人发生肢体接触为耻辱,而是得体地接受并回应了他的敬意。襄成君听完之后,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并和庄辛握了手。
至于我呢……反正我是觉得这个解读比同性恋靠谱,而且,以我的品味来说,更有风骨。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些经历。中国人往往讲究谦抑,所以,当得到别人的赞许时,大都会作出“哪有!哪有啊!您谬赞了!您才更厉害!”一类的反应,做得过分时会叫人生气,因为他明知我确实远不如他,却还是要说这样的话。上大学的时候周围甚至形成了这样的一种风气:两个同学见了面,先互相作弯腰膜拜状,然后相互吹捧一番:“哎呀,x神上次考了第一啊,真是太厉害了!”“哪有哪有,哪有您y神厉害,您上次的PPT做得真好!”“嗨,哪有啊,我都是上网买的模板。”……如此之类。究其原因,大概是从小就没有学会如何真心赞美他人,以及如何不卑不亢地接受他人的赞美罢了。如果我的确打算成为人群中一个优秀的人,那这正是我应当正视的:优秀的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呆的啊。除做好值得尊敬的事之外,得体地接受尊敬也很重要。我想这也是古代的贵族风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关于这部分,其实我还有很多复杂的想法,但没太想好,以后再看看吧。可能只有那些立志成为领导者的人才需要思考这种问题,平庸的人完全用不着。)
最后简单聊聊这首诗本身。诗中的思慕之情以相当低的姿态表达,当时可能是由于歌者和听者客观的身份差距,却正好符合人们的一般恋爱心理:陷入爱情时,很容易就把爱人抬高到一个令自己自惭形秽的境地。最后两句使用了起兴和比喻相结合的手法,将爱情与自然现象相比拟,很有名。有人说这表达了人类感情的复杂、无奈、孤独:
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表达,因此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我则觉得这表达了人的爱心和自然界相类似的一面,我爱您,就像山上有树木而树上有枝条那样自然,耐心,不求回报,而您对此也像个木头一样啥都不知道。(You know nothing, Jon Snow!)
参考(这个知乎回答写得特别好!特别全面):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