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十八 明:悲剧海瑞
我无意苛求海瑞,但在重读《海瑞传》以后却更加体会到,道德的榜样和严刑峻法都不是万能的,解决社会矛盾还得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尤其是要注意消除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海瑞一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造成他的悲剧结果的真正原因。 引自 片断十八 明:悲剧海瑞 /279 历来都把海瑞看作清官的典型……海瑞没有子女,到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用的是葛布帐子和破竹箱,比穷书生还不如,丧事还是别人集资为他办的……他疏浚吴淞江和白河,使百姓得到实惠;打击地主豪强……深得民心……但是海瑞却非常不得官心……为什么不得官心呢?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得罪了大多数官员……海瑞曾向皇帝建议回复明太祖时的惩贪法律,即贪赃枉法所得满八十贯钱的处绞刑,更严重的贪官要剥皮实草……恨他、怕他的还不止贪官……他有裁减了驿站的费用,使过路的士大夫都得不到招待,纷纷表示不满……平心而论,尽管海瑞有良好的主观愿望,他的措施和建设却往往是不显示的……但海瑞的悲剧主要还不在于他的偏激,对此,《明史》的作者并未涉及,以后的学者似乎也没有注意到……窃以为不能不检讨一下明朝官吏的俸禄制度。 引自 片断十八 明:悲剧海瑞 /279 海瑞只想用严刑肃贪,却没有提出消除贪污的积极办法,除了招致更多的怨恨外,必定也是于事无补的。 …… 雍正正视现实,解决了官吏俸禄过低和地方政府开支没有保障的问题。具体办法就是实行“耗羡归公”,将全国的耗羡统一规定为每两加征五分,列入正常税收,存留藩库,官员按级别从中提取“养廉银”,作为生活补贴和必要的办公开支。 …… 雍正之所以能一举解决长期积弊,关键在于既有严厉的打击措施,有切实解决了官吏们的实际困难,使大多数人能够合法地获得较高的收入,地方政府的正常开支也有可能保证,从而使真正的贪污行为失去了最普遍的借口。 引自 片断十八 明:悲剧海瑞 /279
5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