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22页
宫保鸡丁 (Permanently broken.)
在准备这次访谈的时候,我们从资料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的背景:申老师出生在革命家庭,父亲是老一辈革命家李井泉。请问您为什么不姓“李”,而姓“申”呢? 申再望:我是1948年底在山西兴县蔡家崖出生的。那里当时是解放区,再之前是抗战根据地,叫晋绥革命根据地。我出生的时候,父亲是晋绥军区政委,也是晋绥党委书记。当时我们家孩子比较多,父亲在我出生之前,就把我的哥哥送给了他在晋绥军区的战友孙志远,取名孙巨。我出生以后,又决定把我送给另外一个战友——这个战友以前在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跟他一起作战,叫张达志。 张达志结婚以后,他的爱人申国藩,也就是我的申妈妈,打仗的时候受了伤,怀的孩子流产了,结婚十年都没有再怀过孩子。我爸爸李井泉和我妈妈肖里就决定把我送给他们。但是,那时候已经临近解放了,张达志在西北作战,后来和我申妈妈分手了。申妈妈带着我和育才小学的师生南下到了四川,我一直和申妈妈在一起,所以就跟着她姓申。后来,我弟弟华川也送了人,送给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开国中将张经武。我们家一共八个孩子,送了三个儿子出去,我是第五个孩子。大概情况就是这样。 引自 序言:杨枫:与中国科幻同行,何其幸哉 “李井泉的后裔”一直是网上一个梗,没想到在一部科幻口述史里看到了一手资料!
这种“子嗣共产主义”在那一代高级干部中很普遍,但没想到李井泉是一个这么经典的例子。
这段会议里提到的张达志也是开国中将,申国藩的流产和后来张达志跟她的分手都有存在隐情的可能。
10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