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家》摘录
事实上,自杀也不过是极其常见的死因之一。自1975年以来,日本每年的自杀总人数基本持平,在两万两千人至两万五千人之间浮动,比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高出一倍有余。 引自第4页 无论他多么高高在上地对职员大吼大叫,保险公司都得小心哄着。他对这种感觉上了瘾,用这种形式暗中发泄平日里被社会边缘化的积愤。 引自第6页 “这么说起来,祇园祭的起源不也是驱赶疱疮神吗?现代人瞧着热闹,殊不知这些庆典活动的起点往往是对疫病与死亡的恐惧。” 引自第24页 那时,我才逐渐认清F隐藏在温顺青年面具后的真面目。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危险分子,只想满足一己私欲,全然不顾他人的性命。山崎老师认为,他有包括情感缺失在内的多重人格障碍,也就是有悖德型人格障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谁知临起诉的时候,有关部门在律师的要求下对他做了精神评估,而精神科医生给出的诊断是F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最终,下没有被起诉,而是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毕竟没闹出人命,罪犯又是未成年人,还牵涉到了精神病,所以媒体也没有大肆报道。 引自第123页 “这是在美国留学时,曾非常亲密的…一位朋友教我的谚语。多么讽刺啊,本应对弱势群体友好的福利社会,反而导致了无情的选择基因的迅速增加。这就是心理变态的真面目。” 引自第150页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年轻一代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不会深入思考的,只会受情绪的驱使。心里稍微有点儿不爽就轻易杀人,尽管这只是一种单纯的愤怒冲动,而且还是极其浅薄的冲动,说他们是心理变态者的翻版也不为过。行为模式像心理变态者的人越多,真正的心理变态者就越是不显眼。换句话说,他们吐出的毒液将周边环境染成了和它们一样的颜色,形成了一种类似于保护色的效应 引自第156页 京都也是大城市,但有一条大河流经市内,保留了不少自然风光,要想维持一个人能活出人样的环境,发展到京都那样的规模也许就差不多了。 引自第171页 逻辑和情感原地兜圈子的时候,你应该更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感觉。 引自第190页 如果对方心怀善意,那便是皆大欢喜。奈何重德本就有致命的心理弱点,还偏偏遇到了最不该遇见的人。 引自第213页 “要是就一根手指头,我们有时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权当是辛苦费嘛。可是为了三千万废掉两条胳膊,你这心也太黑了吧?” 引自第223页 “也不是。我父母只是在拿我博弈,看谁能随心所欲摆布我。我当然盼着父母能够和睦相处,所以心里一直都很痛苦。我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听了一个人的话,就会伤害到另一个人。可他们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本就没有爱过任何人。” 引自第284页 “也难怪他们会带着超乎必要的恶意去看待世间的所有事物。为了保护自己,他们玩弄起了巧妙的手段。他们不跟任何人构建情感组带,也不依恋任何人,如此一来,即使遭遇背叛,也不会受到伤害。而且他们会给所有威胁到自己的东西贴上邪恶的标签,这样就能在关键时刻毫不心疼地将其排除。在我看来,有人格障碍的人一眼就能被看出来,问题并不大。真正在毒害社会的,反倒是这种看似普通的人。” 引自第284页
12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