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演陈旧的新鲜事(第十二章 酗酒滋事
但这些有冒险精神的人们总会忽略一个事实:想要在殖民地成功,就得付出在国内三倍的努力;而且一千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能成功。于是,殖民地成为了开拓者的社区,那里几乎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也没有,这是整个世界的一大奇观。 来到新大陆后,大家发现新阿姆斯特丹的街道并没有金子,而满是泥土;他们还发现,“有付出就有回报”这句话不仅在国内没用,在殖民地也没用。于是,这些失望的流浪汉们变得义愤填膺,想要找个替罪羊对他们的失望负责。看,那儿不是有现成的人选嘛!住在理事居所的人不就是他嘛!……… 朋友们,这些都是很陈旧的故事了,但历史总是重现。每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期望不劳而获的人,故事就在他们身上重演。 彼得·米努伊特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恶心的生活,于是辞了职。因为在他秘书的带领下,一群恶心的求富者每天在他面前抱怨自己的魅哀,把他的生活变成了无尽的梦。这群“良民”……… 123 牧师和理事………总是不能拉下面子为整个社区做些好事。他们本该相互忍让,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但他们却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像某个没有纪律的家庭的猫猫狗狗。 举个例子,如果理事做的某件事不能得到牧师的赞同,牧师就会写信骂理事。他的用词充满了暴力,简直怒不可遏,“即使是异教徒也会羞于使用这些词”。如果他写的信还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让理事做出调整和改善,那他就吵到教堂里去,在讲道台上责驾沃特。他越骂越激烈,再虔诚的基督徒听了也都会想离开教堂这一神圣的地方,否则他们的耳朵就会被牧师那些亵渎神明的话语污染。两个不称职的官员相互斗争,当然是…… 朋友们,这些都是很陈旧的故事了,但历史总是重现。 引自 第十二章 酗酒滋事
18人阅读
海灵2002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和“全能上帝塔利班”共存的两面派。(第六章 投机倒把)
经历了如此多的压迫,国家依然幸存了下来,而且国内外的名声也没有受到多大损害。这作看之下...
-
哈哈“一说到口袋里的钱……野人们根本就搞不懂”(第七章 竞争对手)
这里我最后一次称亨利·哈德逊发现的那条河为“莫里斯王子河”。我在前一章写到,十七世纪的...
-
每天上演陈旧的新鲜事(第十二章 酗酒滋事
-
犹太人的问题早就不是宗教而是经济问题(第十六章 不同教义之间的冲突)
芝是十九董事会最后一次以如此严厉的语气写思实的履员史文森交流。越来越多的犹大人继续前往...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