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督教所倡导的“爱”的质疑/132
我们的恋爱在本质上是性欲。性欲虽不是高尚的东西,可也不能认为是低劣的东西,是中性的、是indifferent(中立)的东西。我们的恋爱之所以被看成低劣的东西,是因为它反映着我们低劣的人格,并不是因为性欲本身是低劣的。 他认为不能将“性欲”贬低为“低劣”,自始至终都应该将其定义为中立的东西。接着,他还直言不讳道:“如果没有性冲动,也就无所谓恋爱”,“‘恋爱是一种更高尚的精神之爱’,有高尚精神的人也许会这么说。这话也许是对的,不过像我这样平凡的人的恋爱,总是这样的”,批判了试图从“恋爱”中排除“性欲”的思想。他表面上有意识地重复“高尚的、精神上的”,但其实是在讽刺将“高尚”和“精神上的”时常挂在嘴边的岩本善治等基督教信徒所歌颂的“爱”的理想。然而,在“色”的时代中却不存在“性欲”这个概念,但在分析时又不得不使用它,这也是“我”在近代认知结构中批判“爱”时遭遇的窘境。 引自 对基督教所倡导的“爱”的质疑/132
6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