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下的画工——屏风和画体
变化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屏风形式变得更多样,二是出现了水墨障屏画,三是净士教画和神道曼陀罗里加入了“和风”元素。 引自 22.障屏画的变化 97 另外,《实隆公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长享二年(1488),足利义政的正妻日野富子,在奔赴因讨伐六角高胜而出征近江的九代将军义尚身边前,委托符野正信画酒杯画。然而狩野正信却给出了这样冷漠的回答:“处处皆有道这类的和歌,画成苇手绘的工作,应该去找土佐光起吧。” 苇手绘的意思是,像茂盛的芦苇一般的画,也是大和画擅长的手法。 但是,狩野派不画这种画,所以正信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土佐派的倭画,狩野派的汉画。 现在常被提起的这两者的画坛分工,在当时人的集体无意识中并没有被区分的非常严格。也许绘画模式上的“软类别”有不同的技法和画题之分,但是和障屏画这种“硬类别”比起来,却有着基本相同的画面趣旨。 引自 22.障屏画的变化 97 关于元信,还有一点不得不强调。这样的巨大成就是他和其许多画家共同完成的。 他开创了我所说的“绘画体系”。世间将元信称作“天下画师之首”。大家都极力称赞他是当时绘画界一流的长官。换句话说,也就是元信将“选择的自由”和“融合的自由”带入了日本绘画。 这便是“和汉得其宜”。 引自 23.画体的确立 101
52人阅读
小斑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章 真形山水图——雪舟的自立
山水也好,山水画也好,都离不开“心中的山水”。 特别是在禅宗里,道元的《正法眼藏》山水经...
-
第四章 绘画体系——狩野派的冒险
雪村作为战国时期的画家,作品却异常之多,而且画风大胆。他在古画中学会了省略笔迹的画法,...
-
第五章 天下的画工——屏风和画体
-
第七章 桃山世界史——称作匠心的样式
日本文化非常擅长进口单音,然后自己重新加工成和弦。它有着这种文化的“样式” 这里的单音指...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