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4.从民族大迁徙到加洛林文艺复兴)
民族大迁徙时代的艺术是农民艺术,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给文化水平很低的人欣赏的艺术。和民间艺术不同的是,民间艺术的作者是业余的农民,而民族大迁徙艺术的作者是专门的工作坊,在技艺和艺术水准上远远超过业余艺术家。
民族大迁徙艺术的几何图示风格:民族大迁徙艺术的几何图示风格:···是一种倒退,从风格发展史看,他还停留在铁器时代。···这种艺术显得非常幼稚,首先是因为他的人物绘画极度贫乏···其次是因为他不给刻画对象一丁点人体质感···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彻底瓦解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和地中海沿岸艺术感觉水火不容的艺术现象。 引自第149页 无法用一种艺术风格概括同一时期的不同艺术门类。爱尔兰僧侣圣经插画停留在大迁徙时代水平,为何同时期的文学却有自然主义风格?同一时代的不同艺术门类的风格,不但取决于社会结构,还取决于这一艺术自身的传统。
爱尔兰圣经插画和爱尔兰诗歌:···就连人的身体也变成了书法艺术,失去了一切使人联想到它的物质特性、肉体特征以及有机性的东西。···原因:爱尔兰从来没有成为罗马的行省,没有直接接触过希腊罗马的造型艺术。···另一个因素是爱尔兰僧侣的···生活方式,···是半个农民。···爱尔兰的文学和绘画遵循着截然不同的传统。爱尔兰诗人读过拉丁文撰写的描写自然的诗歌,而爱尔兰画家却只见过凯尔特和日耳曼农民创造的几何图形艺术。诗人和画家可能处于不同的社会和文化阶层,这种差异也决定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态度。 引自第150页 蛮族入侵后,罗马帝国的文化艺术经历了一个逐渐衰落、消亡的过程,文化出现了几百年的停顿。新兴国家的君主摆脱了自由人大会的制约,凌驾于大众和贵族之上。但是由于册封贵族势力膨胀,地方势力崛起,文化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教会进行教育垄断,并成为造型艺术的主要赞助人。
文化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从6世纪开始,就有个别官吏-尤其是最高行政长官即“伯爵”-除俸禄之外还受到王室的田产犒劳。一开始是给他们使用若干年,后来又让他们使用一辈子,最后才成为世袭财产。···国王最终只是自家土地上的主人,常常比最有权势的臣仆的土地还要小。···当时的发展趋势是把社会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引自第155页 教会赞助的艺术:当时的艺术一味的在模仿罗马帝国后期的艺术,并重复民族大迁徙时代的艺术···没有人能刻画人的立体形象,一切都停留在平面装饰花纹、线条游戏和书法艺术的水平。 引自第158页 查理大帝加冕后,王权已受到地方伯爵势力的严重削弱,旨在通过把王宫变为文化中心来树立国家形象,加强中央集权。查理大帝的文化纲领是复兴希腊罗马文化,这一文化纲领是复兴罗马帝国政治构想的派生物,也意味着第一次对希腊罗马文化创造性的吸收。即便他们沉浸于罗马艺术所提供的形式宝库,但是也只是在基督教艺术对希腊罗马艺术的折射。早期基督徒完全无法理解罗马时期的大型雕塑,这也同加洛林王朝的动荡生活和游牧民族性格有关。由于委托人社会地位的不同,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宫廷风格和大众艺术风格。
71人阅读
万境如如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中世纪(2.拜占庭政教合一时期的艺术风格)
拜占庭帝国的商业繁荣和国家垄断,产生了国家资本主义和高度中央集权。 国家资本和个人资本:...
-
中世纪(3.破坏圣像运动的原因和后果)
圣像破坏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权和教权的人口争夺。导火索是旷日持久的战争。观念上的因素诸...
-
中世纪(4.从民族大迁徙到加洛林文艺复兴)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