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H.D.(1886—1961)
在某场辩论赛中,塞耶斯的好友、后来成为支持节育的领军人的卡丽斯·巴尼特提出一个观点:“现代女性谨慎考虑是否进入婚婚大大有益于社会。 她在一篇小品文中写道:“如果女人穿西裤对你没有吸引力,别急着担心。还有更糟糕的呢:此刻我根本不想吸引你的注意。我只想享受生而为人的自由。”在当时的萨默维尔学院,比起奖学金,许多女学生仍然更想找位好丈夫。此时的塞耶斯已经开始反抗女性固有的桎梏,明白遵循这些规训只会阻碍她实现创作方面的抱负。 引自 第三章 多萝西·L. 塞耶斯(1893—1957) 六岁那年,父亲就开始教她拉丁文,在整个少女时期,父亲一直鼓励她尝试各类文学创作,包括为《小妇人》改写戏剧版,为一个自杀的战俘写独白诗,还写过一篇题为《名利不过如此》的文章,这篇文章主题与自我意识觉醒有关,描述的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女作家”最新出版了一部畅销书,但她的姨母们发现她们在这本书中受到批判,女作家因而遭遇一系列麻烦。还有一篇诗体形式的《喜剧广告》,讲的是一位热情洋溢的女主人公,因为性格沉闷的未婚夫不够智慧,不足以打动她,因此决意取消婚约。当时还处于少女时期的塞耶斯写道:“天呐!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子应该想的是如何享受人生,而不是和所谓的‘好丈夫’绑在一起!”她在二十多岁的人生阶段始终坚持着这一观念。 父母的教育理念对塞耶斯的个人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她在往后的岁月中有底气、有信心素成为一位作家。 引自 第三章 多萝西·L. 塞耶斯(1893—1957) 女性一生面临的危险数不胜数:如意外怀孕这类“生理陷阱”,做一位“和颜悦色的家庭主妇”所面对的枯燥与孤寂,成为一位从来不受人重视的“年老仆妇”。谈及这些危险,茱莉亚提出,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或许能让女性达成“真正的成就”: 还有一种逃脱的办法,那就是成为艺术家。这些危险或许就可以避免。女性可以成为带有男性特质的女性,男性也可以成为带有女性特质的男性。而弗雷德里卡尽管认可她的诗作,却仍然对她喊着男性即是男性、女性即是女性那一套说辞,他那尖锐、像孔雀一神洋洋得意的吼叫,是所处时代观念的反映,同时也奏响了这一观念的灭亡乐章。 引自 第二章 H.D.(1886—1961) 布莱尔写道:“我很希望,理智能让你的目光超越珀迪塔。你被赋予诗才,不是为了留在某个小屋子里,成天围绕着一个孩童。” 引自 第二章 H.D.(1886—1961)
75人阅读
熊七xxx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在广场生活
这五位成时住在广场的女性,都拓展了学术的边界,创新了文学的形式,推动了社会规范的变革:...
-
第二章 H.D.(1886—1961)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