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题解】
这一章直接痛斥当时政治的腐败,指出其不合道。
使我介有知,[1]行于大道,唯施是畏。[2]大道甚夷,[3]而民好径。[4]朝甚除,[5]田甚芜,[6]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7]财货有余,是谓盗夸。[8]非道也哉! 【注释】
[1]介,帛书甲本作“”,帛书乙本、北大本作“介”。“介”后王本有“然”字,今据帛书甲乙本、北大本删。介,微小。
[2]施,帛书乙本作“他”、北大本作“虵”,皆当通作“迆”,邪也。
[3]夷,平。
[4]径,帛书甲本作“解”,帛书乙本作“”,北大本作“街”。径,直达之路。
[5]朝,朝阙,代指宫室。除,整洁。
[6]芜,荒芜。
[7]饮,帛书甲乙本、北大本皆无此字。厌,饱足。
[8]夸,北大本作“竽”。夸,通作“竽”,竽为五声之长。盗竽,强盗头子。
【译文】
假使我稍有见识,就知道在大道上行走,最担心的是步入邪路。大道非常平坦,民众却喜欢走直达的小路。宫室非常整洁,田地却很荒芜,仓库非常空虚。穿得很华丽,佩戴锋利的宝剑,吃饱喝足,财货大大超过所需应得,这样的人是强盗头子。所作所为多么的无道啊!
【述评】
这一章直接痛斥当时政治的腐败,统治者不务政事,使国家空虚,只顾自己享乐,生活糜烂,真可称为强盗头子。本章文意不复杂,而传世本与出土文献有几个区别,需要略加辨析。
“介然有知”,帛书甲本作“有知”,帛书乙本、北大本作“介有知”。三本皆无“然”字,知“然”字必为衍文。今学者多据严遵《老子指归》“提聪挈明”一句,以为“”当通作“挈”,如高明云:
《说文·手部》,“挈,县持也。”引申为持握或掌握。“使我挈有知”,谓假使我掌握了知识。“挈”、“介”古同为见纽月部字,读音相同,今本“介”乃“挈”字借字。
按,释“挈有知”为掌握知识,稍迂,古有“絜知”一词。《管子·幼官》:“六举而絜知事变。”尹知章注云:“絜,围度也。”絜知,即测度而知。“”即“絜”,“絜有知”,即测度而有所知,与“絜知”同义。衡之上下文,其意颇通顺,即假使让我测度,也知道要走大道,不走邪路之意。从前后文推测《老子》文意,应当是说“走大道”是常识,而民众往往做不到之意。故而“测度而知”要比“掌握知识”的说法合于文意。
传世本作“介”亦通。成玄英疏云:“介然,微小也。”介有知,即小有知识,与文意密合。且三个古本中有两本同于今本作“介”,则“介”字不可轻改。絜、介音同,絜通作“介”也有可能,姑且两存之。
“唯施是畏”之“施”,旧注多读本字,以为是施为之意,王念孙指出其错误:
“施”读为迆,迆,邪也。言行于大道之中,唯惧其入于邪道也。下文云:“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河上公注:“径,邪不正也。”是其证矣。《说文解字》:“迆,衺行也。”引《禹贡》云:“东迆北会于汇。”《孟子·离娄篇》:“施从良人之所之。”赵注曰:“施者,邪施商行。”丁公著音“迆”。《淮南·齐俗篇》:“去非者,非批邪施也。”高注曰:“施,微曲也。”《要略篇》:“接径直施。”高注曰:“施,邪也。”是“施”与“迆”通。
今帛书甲乙本、北大本出土,分别作“他”、“虵”,皆不作“施”,可证王念孙说至确。
“而民好径”之“径”字,帛书甲本作“解”,帛书乙本作“”,北大本作“街”。径,焦竑引朱熹《论语·雍也》“行不由径”注云“路之小而捷者,于文意颇合。”其《焦氏笔乘》云:
古井田之制,道路在沟洫之上,方直如棋枰,行必遵之,毋得斜冒取疾。野庐氏禁野之横行径逾者,修闾氏禁径逾者,皆其证也。晚周此禁虽存,人往往弃蔑不守。
乡间有大道,方直可行,又有被禁止的小径快速穿越。大道迂远,小径快捷,故民众好不走大路,而走小路。
三个古本都不作“径”,亦可通。解、与“街”音近可通。“街”,指城中大道之外的街巷小路。《墨子·号令》:“城上道路、里中巷街皆无得行。”《周礼注疏》贾公彦疏:“涂巷,谓城内九经九纬及民间街巷之等。”《说文解字》:“街,四通道也。”段玉裁注云:“《风俗通》曰:街,携也,离也。四出之路,携离而别。”城中之路有《周礼》称为“九经九纬”的大路数条,城郭内里中又有别离四出的小路名为街者。径盖以田间小路为喻,街盖以城中小路为喻,两者皆通。
“是谓盗夸”之夸,帛书甲乙本残缺,北大本作“竽”,《韩非子·喻老》引此亦作“盗竽”:
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今大奸作则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故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货资有余者,是之谓盗竽矣。
高亨云:“据韩说,盗竽犹今言盗魁也。竽以乐喻,魁以斗喻,其例正同。”高说甚合情理,竽为五声之长,魁是北斗七星之第一星天枢,盗竽、盗魁都是对强盗头子的比喻说法。夸,《说文解字》云:“从大,亐声。”亐即于,竽从于得声,所以夸竽音近可通假。
【自:陈剑之考证,十分有理。
本身民就是『好径』的,有捷径一般人都会走的。然后作为上位者还在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本身即是穷尽奢欲,更是给百姓带了一个坏头,让民众以为极大地增加自己的财富,增加物质享受才是王道。所以说『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题解】 本章说道德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所尊。 道生之,[1]德畜之,[2]物形之,[...
-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
【题解】 本章言守母可以长久。 天下有始,[1]可以为天下母。[2]既得其母,以知其子。[3]既知...
-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题解】 本章言有道则可使邦家久长广大。 善建者不拔,[1]善抱者不脱,[2]子孙以祭祀不辍。[...
-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题解】 这章主旨是用婴儿的情态形容圣人的德行,指出德厚则和,和乃长久的道理。 含德之厚...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