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之遭遇
p149 二十世纪中国之遭遇 各位不难想及:过去几百年政府专注于维持小自耕农的体系,施政的要点又重在管教而不在发展带服务性的事业,甚至视提高生活程度为畏途(因为它带来一种繁复的社会现象,不容易为一元化的官僚集团操纵)。那么,其结果只有制造一个庞大的人口,追逐于有限度的资源,仍然缺乏可变性。毛泽东概括中国为“一穷二白”,也无非对几百年来缺乏突破的一种指责:唯其以庞大的人口追求有限的资源则“穷”,缺乏可变性,不能容受多面目和多色彩的社会现象则为“白”。 在这种情形下,治外法权应时而生。当我年轻时在中国的时候,我们对治外法权非常痛恨。当日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社会条件不具备对外贸易的法治体系,而在炮舰政策之下,闭关自守已不复可能,将外方的法律在隔断的地区施行,成为了唯一出路。以后我有机会读及英国史,才知道当英国尚在保持农业体制的时候,意大利人前往伦敦经商,他们也保持着治外法权。 引自 六 资本主义与负债经营/141
3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