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
苏格拉底认为,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知识不是可以层层转售的商品,它只能觉悟。 佛陀,苦集灭道,缘起性空。佛陀所教诲的不是一套知识系统,而是解脱之道。佛陀看来,人间唯一有意义之事,就是通过无所求取、没有执着、毫无抗拒,从而得到解脱。摆脱世界,而非改变世界。能够征服我执我慢,才真正是无上喜悦。 孔子,主要思想是仁和礼,二者近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包含三个层次,人之性(向善),人之道(择善固执),人之成(止于至善)。孔子的精神在于《大学》与《中庸》二书。孔子决定入世以求改变,认为“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他反对“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孔子要求修身,“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耶稣的思想行为的前提是,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每个人都要面对末日审判,“被上帝接受或拒绝”。核心是原罪观和救赎论,宣扬人类的博爱。“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
3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