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世界银行的大型工程项目为自由贸易和外国投资带来的“外部性成本”提供了另一个例子。这些项目导致各国陷入债务陷阱,迫使它们不得不向IMF借款。IMF规定的“贷款条件”基本上是说:“为了还债,你们要向劳工发起一场恶毒的阶级战争。你们必须降低工资,因为劳动力价格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变量。原材料具有相同的世界贸易价格,所有国家都为铜、机械和其他材料支付相同的价格,石油资本品也一样。对外贸易中的唯一变量是劳动力价格。因此,你们必须阻止工人组织工会,阻止任何形式的亲劳工改革。你们能偿还债务的唯一方法是使经济两极分化,并且使劳动力一贫如洗。” 金融依附已经成为当今单一作物贸易中最具破坏性的副产品之一。债务国被迫实行紧缩政策,挤压了国内资本投资。IMF用一种“吸收法”使紧缩计划合理化,声称结构性收支赤字可以通过加税、提高公共服务价格和削减公共社会开支来解决。这套想法的逻辑是通过征税“吸收”大量的国民收入,人们便没有足够的收入去消费进口品,而低工资(“贫困劳动力”)可以刺激出口。说得夸张点,这些人想当然地认为,降低劳动力的工资就能让产品“免费”出口,仿佛贫穷和失业能帮助这些债务国在国际上赚到更多钱似的。 现实情况是,紧缩政策使债务国生产力萎缩,通常会引发移民潮和资本外逃。挤压国内收入来支付外国债权人和投资者,往往使债务国没有能力实现收支平衡。IMF所谓的“稳定计划”,使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众多国家越来越依赖债务和贸易。结果就是经济的低度发展,而非现代化。 引自 第六章 自由贸易帝国主义及其对劳工的金融化阶级斗争 126
4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