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举起斧头砍树的时候,树也提供了斧头的把手
摄影:严明《20世纪简史》书摘 作者:【澳】杰弗里·布莱内
用“西方”来指代那些涵盖了基督教传统和世俗主义在内的欧洲血统的国家和民族,及其对自由民主和规范的资本主义的强调与追求,还是比较合适的。
大多数的无政府主义者不相信国会,憎恶私人财产,也对国家的领导者愤愤不满。
20世纪下半叶,当恐怖主义的新浪潮席卷欧洲和中东之时,持左轮手枪和利刃行动的无政府主义者早已被大众遗忘。
尽管大多数的传教士并不是政治激进分子,然而在他们的影响下皈依基督的一些亚洲人和非洲人,最终领导各自的国家走向了独立。
宗教出现了两个影响力渐强的劲敌。其一是为人类创造奇迹的科学,它本身几乎就是一门能和其他宗教较量的信仰。
世界越来越小,但并不意味着就越来越友善。
在西方,争取女性投票权的运动得益于战争,获得了很高的声势。
俄国善于限量配给自由,却无法应付配给面粉和糖这样简单的任务,无法令所有人都按额领取。
当举起斧头砍树的时候,树也提供了斧头的把手。
计划是重头任务,出现在鲜艳漂亮的画报上。这是史上工业进程最快的阶段,代价则是很多俄国人吃的面包比以往少了,
凯末尔意识到了制造神话和宣传活动的力量,他加以运化,为己所用。
选票箱不再被看成自由的大本营,而不过是个小小的棺材盒罢了。
即使是平民也渴望听到爱国强音的奏响。
法西斯党其名的原意实际上是束棒,是在古罗马时代象征权威的权杖。
在意大利这个民主国家,本就有遏制有前景活力的新苗子的传统,而墨索里尼干脆将它们连根拔起。但是话说回来,民主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一·党专·政往往伴随着被定于一尊的思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墨索里尼的成功为希特勒铺平了道路。
这场空前惨重的经济大萧条,部分是因为太多人出售产品和服务给其他人。(?)
当某些思想大行其道时,它们看似无坚不摧;当它们一旦失势,似乎就会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面对独裁者,所有坚守道德的行为,难以拧成一股绳,又容易引起人们争论,如一根火柴般脆弱。
当经济呈现繁荣的势头、工厂烟囱黑烟再起时,德国是不太容易抗议这个无情的独裁者的蹿起的。
很难用左派和右派来给希特勒贴标签。他是个革命家,闹的是自成一格的革命。
在他(希特勒)眼里,他和他的政党不为任何的组织或势力效命,一切都只为了德国。他是爱国主义者当中的爱国主义者。
很多人尤其是保守派,将斯大林看成是比希特勒更危险的敌人。
它们选择待时而动,而希特勒则选择先发制人。
他们在一个黑暗的清晨终于成功了,而他们的成功也毁掉了自己圣殿的宝顶。(原子弹)
每一个世纪里,聪明而善于观察的人都在思考,大权集于一人之手的利弊如何。
(阿克顿说)“伟人几乎总是坏人。”
甘地在1930年发起食盐进军活动,是一次政治和精神上的历险,很能启迪民心。他决定带领一支印度人队伍穿越国土,走向海岸,揭发政府向穷人富人一律征收的盐税。
甘地只穿着他的缠腰布,走到沙滩上,搜集了一些海盐。甘地公然蔑视法律,拍卖这些海盐,并宣称:“我在动摇大英帝国的根基。”
好像只要白宫里有了著名的战时将军坐镇,美国的霸权地位就能得以保证似的。
政府害怕共·产·主·义迷惑人心,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提供就业,政府也确实做到了。
共·产·主·义强调,每一个可负担的国家都应提供某种程度的社会保障。40年代以后,西方世界也学了起来。
正如其他很多发明一样,晶体管的发明是由战争的需要激发的。
科学探索最直接的道路,就是“远离已经有太多人研究的课题”,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个优势。
马丁·路德·金的一番动人的哀叹,用在这些非洲国家,比用在他自己所在的亚拉巴马州和田纳西州更合适。
他们忽略的事实是,在华盛顿有抗议的自由,在河内却没有。
人们忽略了在之前的二十年里,世界的粮食产量比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
似乎古老质朴的生活全是闪光点,而现代生活尽是弊端。这一不无道理却言过其实的观点,受无数人推崇,尤其在小学流行。
人们以为,倘若所有国家的领导人都是女性,或许战争会终结,然而她的做法显然出人意料。
每一个庞大的帝国,无论是蒸蒸日上的还是腐朽破败的,都存在分散化的权力。
苏联的解体和沙皇俄国的坍塌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迟迟才进行改革,成为可以抓住的软肋。
历史上没有什么胜利是可以长久永恒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