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看《邵氏闻见录》卷一:太祖遣曹彬伐江南,临行谕曰:“功成以使相为赏。”彬平江南归,帝曰:“今方隅未服者尚多,汝为使相,品位极矣,岂肯复战耶?姑徐之,更为吾取太原。”因密赐钱五十万,彬怏怏而退。
狄青既破侬智高,平邕州,上甚喜,欲以为枢密使、同平章事。
宰相庞籍曰:“昔太祖时,慕容延钊将兵,一举得荆南、湖南之地,方数千里,兵不血刃,不过迁官、加爵邑赐金帛,不用为枢密使也。曹彬平江南李煜,欲求使相,太祖不与,曰:‘今西有河东,北有幽州,汝为使相,那肯复为朕死战耶?’赐钱二十万贯而已。祖宗重名器如山岳,轻金帛如粪壤,此陛下所当法。今青奉陛下威灵,殄戮凶丑,克称圣心,诚可褒赏,然方于延钊与彬之功,则不逮远矣。若遂用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则青名位极矣。寇盗之警,不可前知,万一他日青更立大功,欲以何官赏之哉?且枢密使高若讷无过,若之何罢之?不若且为之移镇,加检校官,赐之金帛,亦足以酬青之功矣。”
上曰:“向者谏官御史言,若讷举胡恢书石经,恢狂险无行;又若讷前导者殴人致死,可谓无过乎?”
庞公曰:“今之庶僚举选人充京官,未迁官者犹不坐,况若讷大臣,举恢以本官书石经,未尝有所迁也,奈何以此解其枢务哉?若讷居马上,前导去之里余,不幸殴人至死,若讷寻执之以付开封正其法。若讷何罪哉?且里官御史上言之时,陛下既已赦若讷不问矣,今乃追举以为罪,无乃不可乎?”
参知政事梁适曰:“王则止据贝州一城,文彦博攻而拔之,还为宰相;侬智高扰乱广南两路,青讨平之,为枢密使何足为过哉?”
籍曰:“贝州之赏,当时论者已嫌其太重,然彦博为参知政事,若宰相有缺,次补亦当为之,况有功乎?又国朝文臣为宰相,出入无常,武臣为枢密使,非有大罪,不可罢也。且臣不欲使青为枢密使者,非徒为国家惜名器,亦欲保全青之功耳。青起于行伍,骤擢为枢密副使,中外汹汹,以为朝廷未有此比。今青立大功,言者方息,若又赏之太过,是复召众言也。”
争之累日,上乃从之,曰:“然则更与其诸子官,何如?”籍曰:“昔卫青有功,四子皆封侯,此固有前世之比,无伤(P53)也。”
于是以青为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加检校太傅,诸子皆超迁数官,赏赐金帛甚厚。
后数月,两府奏事,上顾籍笑曰:“卿前日商量除狄青官,深合事宜,可谓深远之虑矣。”
是时,适意以若讷为枢密使,位在己上,宰相有缺,若讷当次补。青武臣,虽为枢密使,不妨己涂辙,故于上前争之。既不能得,退甚不怿,乃密为奏,言狄青功大,赏之太薄,无以劝后;又密令人以上前之语告青,又使人语内侍省押班石全斌,使于禁中自讼其功,及言与孙沔褒赏太薄,许为外助。
上既日日闻之,不能无信。顷之,上忽对两府谓籍曰:“平南之功,前日赏之太薄,今以狄青为枢密使,孙沔为枢密副使,石全斌先给观察使俸,更候一年,除观察使,高若讷优迁一官,加迁上学士,置之经筵。”又言张尧佐亦除宣徽使,声色俱厉。
籍错愕,对曰:“容臣等退至中书商议,明日再奏。”
上曰:“勿往中书,只于殿门阁内议之,朕坐于此以候之也、”
若讷时为户部待郎,籍乃与同列议于阁内,以若讷为尚书左丞,加观文殿学士兼侍读,其余皆如圣旨。入奏之,上容色乃和,遂下诏行之。
P54,【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始平公自定州归朝,既入见,退诣中书,白执政以求致仕。执政
曰:“康宁如是,又主上意方厚,而求去如此之坚,何也?”始平公曰:
“若待筋力不支、人主厌弃然后去,乃不得已也,岂得为止足哉?”因退
归私第,坚卧不起。自青州至是三年,凡七上表,其札子不可胜数,朝
廷乃许之,以太保致仕。是时论者皆谓公精力充壮,未必肯决去,至
是乃服。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状元名头在皇上看来不过是像耍猴斗鸡
王嗣宗,汾州人。太祖时举进士,与赵昌言争状元于殿前,太祖乃命二人手搏,约胜者与之。昌言...
-
碑贴拓本还有这个用处;“以爪搔发垢而嗅之”,司马光真mean
渝州曰:何性落拓,而酷好古文。为转运使,颇尚苛峻,州县吏患之,乃求古碑字磨灭者纸本数联...
-
参看《邵氏闻见录》卷一:太祖遣曹彬伐江南,临行谕曰:“功成以使相为赏。”彬平江南归,帝曰:“今方隅未服者尚多,汝为使相,品位极矣,岂肯复战耶?姑徐之,更为吾取太原。”因密赐钱五十万,彬怏怏而退。
-
“鼗”就是小鼓
贡父曰:章献刘后本蜀人,善播鼗,蜀人宫美携之入京。美以锻银为业,时真宗为皇太子,尹开封...
-
辅臣之体
庆历初,仁宗服药,久不视朝,一日圣体康复,思见执政,坐便殿促召二府宰相。吕许公闻命,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