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偏心吗?
子亦有异闻乎:待人接物要一视同仁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即陈子禽。《论语》如果看到子禽就是指陈亢。他是有点像“包打听”,特别喜欢打听一些小道消息。他对孔子很好奇,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为,他经常从细节上打探、测试,分析孔子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人。
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孔鲤出生当天,鲁公送来一条鲤鱼,孔子就给儿子取名鲤。孔鲤比他爹去世得早,孔子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陈亢想,孔鲤毕竟是孔子的亲儿子,看老师有没有给他上过小课,于是便有了这段对话。
陈亢问孔鲤:“你父亲有没有跟你讲过什么特别的学问,你跟我说说。”
孔鲤说:“好像没有什么不同。有一次我看到我爹在院子里站着,我弯下身子,急忙从他旁边走过,被我爹叫住,问我:‘你学《诗经》了吗’我说:‘我还没有学呢。’我爹爹说:‘如果不学《诗经》,跟别人讲话时就显得没有文化。’于是我开始学《诗经》了。有一天,我看到我爹站在那我,我又从他旁边经过,他问我:‘你学《礼》了吗?’我答:‘没学过。’我爹说:‘不学《礼》,你没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于是我就开始学《礼》了。如果你非得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这两样是我父亲单独跟我讲的。”
陈亢打听到了东西,特别高兴,出来以后就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知道《诗》很重要,知道《礼》很重要。又知道君子并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吃独食’。而是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普通的学生一样对待。”
一个人能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教别人的孩子,也尽量用同样的心态去教自己的孩子,这很了不起。
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古代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平等,孔子与弟子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探讨的氛围,这对现代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本节讲孔子对待儿子与对待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你体会到了吗?
常想读书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见善如不及
见善如不及:努力做事才能发挥作用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
-
无德而称
无德而称:崇尚德行胜于追求财富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
-
孔子偏心吗?
-
孔子教你怎么叫“老婆”
邦君之妻:沟通要重视人际差异。 16.14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
-
季氏十六总结编
16.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