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
我所以写它者,有两种希望: 一希望研究国剧(不止国剧)的人,不要听到一两个演员说几句话,便以为定而不可移。其实他们所说的话,大多数都靠不住,老脚尚且如此,何况现在的脚呢?必须旁征博引,再找证据。曾记清皇帝诏修《医宗金鉴》一书,纂成后序文中有句云:“蔗浆解热,旁搜摩诘之诗,昌阳引年,远证昌黎之句,”《医宗金鉴》是多么专门博大之书,尚用得着在零碎诗文词句中搜索材料乎?此固然是骈体文体裁的关系。但是可见各种学问,都要旁征博引。胡君适之,一生治学,最讲多找证据,我极佩服。 二希望研究戏剧,不要看一两种笔记,就据为定论,必须要多看关于国剧的文献。此种北京较多,也要多看其他关于国剧的书籍,因为笔记的文法多注重词句的结构,对于实事,往往有出入,但它不十分管,所以研究者,不可专靠它,还要到各地亲身去考查,如不能去,则最好是多看风土志这类的书。 以上我也不过是这样说说,其实我看的书还是不够,恐怕还差得多。可是学界中人,不但新学者鄙视国剧,而旧学者,也以为它是小道,不足以登大雅之堂,也没有人来研究,更没有人跟我合作,但是我不管事业的艰难,也不管自己的愚陋,埋头苦干了这些年,居然得到了一些线索。所得到的理论,我已经写出来几十种书可以参看。 国剧的原理,有两句极扼要的话,就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凡有一点声音,就得有歌唱的韵味,凡有一点动作,就得有舞蹈的意义。其说明在我写的书中已详论之,不必再赘。…… 引自 著述
5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