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读过 微光:一个央视记者的采访手记
启发我们的是李玉(曾经是评论部纪事编导,现在是著名导演)的一句话,我们从来都不是因为“知道”而去采访,我们是因为“不知道”而去。如果我们的镜头一直跟在书记后面,肯定抓不到质问戴建平的胡大爷和啃饼的大姐等这些生动的细节和现场。而整个片子不是因为戴建平的同期和表现而显得真实,正是因为这些配角,这些路人甲的真实状态,才烘托了戴建平的真。引自第17页
> +1的所有笔记(283篇)
“在这个高度物质化社会中,在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中,在碎片化的八卦中,抱怨着空气,抱怨着...
做人物报道,我们经常会说,你是在围绕人做,还是围绕事做。我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围绕事做...
所以一篇优秀的文字稿不一定能做一个好的片子,文字稿、同期、现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
什么是好故事呢?好故事就是值得讲且世人也愿意听的东西。“值得讲”就是好选题,选题好未必...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