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阑,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引自第1页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引自第3页 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可是我还知道,消灭人性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性? 引自第22页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引自第25页 自信心产生于正确的信念和勇敢,未必非要众口皆碑的成果和辉煌的声名来支撑不可。 引自第35页 赶潮流的悲哀在于总是步他人之后尘,总也不了解自己,总也不相信自己,总被潮流牵着鼻子走。鼻子又长在前边,自己自然就落在了后边;落在后边还是稀里糊涂地羡慕前边,只好又把鼻子往前送,被牵着。许多时光就流逝了。回首时发现,生活中排满了慌慌张张的、既无欢乐又无意义的脚印。 引自第35页 生在穷乡僻壤,有孤陋寡闻之虞,不好。生在贵府名门,又有骄狂愚妄之险,也不好。 引自第49页 一个人长大了若不能怀恋自己童年的痴拙,若不能默然长思或仍耿耿于怀孩提时光的往事,当是莫大的缺憾。 引自第50页 一个幸运者的母亲必然是一个幸运的母亲、一个明智的母亲、一个天才的母亲,她自打当了母亲她就得了灵感,她教育你的方法不是来自于教育学,而是来自她对一切生灵乃至天地万物由衷的爱,由衷的颤栗与祈祷,由衷的镇定和激情。 引自第53页 事实上你唯一具有的就是过程。一个只想(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 引自第68页 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但是,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虚无你才能够进入这审美的境地,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你才能找到这审美的救助。 引自第69页 危卧病榻,难有无神论者。如今来想,有神无神并不值得争论,但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自然会忽略着科学,向虚冥之中寄托一份虔敬的祈盼。正如迄今人类最美好的向往也都没有实际的验证,但那向往并不因此消灭。 引自第75页 学物理的人告诉我:千万别把运动和能量,以及和时空分割开来理解。我随即得了启发:也千万别把人和意义分割开来理解。不是人有欲望,而是人即欲望。 引自第96页 理论要走向简单,文学却要去接近复杂。 引自第102页 但是这不行,你不可能满足于像孩子那样只盼结局,你要看过程,从复杂的过程看生命艰巨的处境,以享隆重与壮美。 引自第103页 立场和观点截然不同,观点是个人思想的自由,立场则是集体对思想的强制。 引自第108页 但狂欢精神是怎样回来的?从哪儿,和经历了什么才回来?如果它回来了,必是因为这样的发现:我们是世界,我们是孩子,我们是注定的困苦,和注定的爱与美的祈盼。 引自第112页 其实文学和足球一样,根本是在困惑和狂欢时的聆听,立足于地而向苍天的询问,魂游于天而对土地的关怀。 引自第114页 爱,不大可能在福乐的竞争中牢固,只可能在苦难的基础上生长。 引自第118页 宗教精神当然并不等于各类教会的主张,而是指无论多么第一和伟大的人都必有的苦难处境,和这处境中所必要的一种思索、感悟、救路。 万千歧途,都是因为失去了神的引领。这里说的神,并非万能的施主,而是人的全部困苦欲梦想、局限与无限的路途,以及0比9时的一如既往和由其召唤回来的狂欢。 引自第119页 旅游与外遇,其中的魅力或者诱惑是相近的。这话像似有点儿道理。人对新奇的事物,本能地存着欲望。 引自第121页 沟通,并不非有其圆满的结果不可,有其真诚的渴望就该庆祝。沟通从来就是这样吧,难得通处才要沟之,若全通畅,怕又涉嫌虚拟了。 引自第126页 在别人宣告结束的地方开始,永不失为一条深怀爱意的忠告。 引自第134页 仪式的要点在于,把容易忘记的事凝聚起来给你看,把生命的征兆显现出来给你看。 引自第160页 想干事你就别太要面子,就算不懂装懂,哥们儿你也得往行家堆儿里凑。 引自第141页 这个世界,是与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对其奥秘的好奇、对其意义的询问、对观察者自身价值的看重——一同被创造的。 引自第136页 喜欢,是看某物好甚至极好,随之而来的念头事:欲占有。爱,则多是看某物不好或还不够好,其实是盼望它好以至非常好,随之而得的激励是:愿付出。 引自第161页 历史,要用许多不幸和错误去铺路,人类才变得比那些蚂蚁更聪明。人类浩荡前行,在这条路上,不是靠的恨,而是考的爱...... 引自第204页 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 引自第208页
7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