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对于重大丧失a significant loss(例如,丧痛bereavement、经济破产、自然灾害的损失、严重的医学疾病或残障)的反应,可能包括诊断标准A所列出的症状:如强烈的悲伤,沉浸于损失,失眠、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这些症状可以类似抑郁发作。尽管此类症状对于丧失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或反应恰当的,但除了对于重大丧失的正常反应之外,也应该仔细考虑是否存在重性抑郁发作的可能。这个决定无疑是一个需要基于个人史the individual's story和在丧失的背景下表达痛苦的文化常模the cultural norms for the expression of distress的临床判断。①引自 双相及相关障碍①悲痛反应的主要影响是空虚emptiness和失去loss的感受,而重性抑郁发作(MDE)是持续的抑郁心境persistent depressed mood和无力预见幸福或快乐inability to anticipate happiness or pleasure,这样的考虑对于鉴别MDE和悲痛反应是有用的。悲痛反应中不快乐dysphoria可能随着天数或周数的增加而减弱,并且呈波浪式出现,所谓是一阵阵的悲痛pants of grief。这种波浪式的悲痛往往与想起逝者或提示逝者有关。MDE的抑郁情绪更加持久,并且不与这些特定的想法或担忧相关联。悲痛反应的痛苦可能伴随着正性的情绪或幽默,而以广泛的不快乐和不幸为特点的MDE则不是这样的。与悲痛反应相关的思考内容preoccupation通常以关于思念逝者和回忆逝者为主,而不是在MDE中所见的自责或悲观的沉思,悲痛反应中通常保留了自尊,然而在MDE中,毫无价值感或自我憎恨的感觉则是普遍的。如果悲痛反应中存在自我贬低性思维,通常涉及意识到对不起逝者(例如,没有足够频繁地探望,没有告诉逝者对他或她的爱有多深)。如果痛失亲人的个体考虑死亡和垂死,这种想法通常聚焦于逝者和为了跟逝者“在一起而死”“joining”;然而在MDE中,这种想法则聚焦于因为自认毫无价值,不配享受生活,或无力应对抑郁的痛苦而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引自 双相及相关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