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学家 165
再说,萨德的后继者有义务颂扬他,尽管他的继承者并非全是作家。确实,他吃过苦受过难,为富人区和文学咖啡厅激扬想像力而死而后已。但不光如此。萨德居然在我们的时代获得成功,说明他的梦想与当代的感知力是相通的:诉求完全自由和动脑筋冷处理非人性化。把人贬抑为试验物,确定权力意志和物体人之间关系的规则,建立这种伤天害理的试验所需的封闭场所,等等,都将成为权力理论家们重新安排的课程,倘若他们硬要策划奴隶们的时代。 两个世纪以前,萨德在一个狭隘的范围内,以狂热自由的名义颂扬极权社会,尽管反抗实际上并没有这种诉求。当代的历史和悲剧事实上是随着他而开始的。他一味相信,以犯罪自由为基础的社会想必可以与风化自由并行不悖,好像奴役有其限度似的。我们的时代则局限于将全民共和国的梦想和堕落的机制奇特地融为一体。归根结底,萨德之最恨是合法杀人,进而他发现本能杀人可加以利用,很想把这方面的发现记到自己的功劳簿上,硬想把罪行变成狂暴恶癖的果实,即所谓奇异而甜美的果实。当今这样的罪行只不过是警察品行的阴毒习性。在文学上倒是令人惊讶的礼品。 引自 一个文学家
45人阅读
[已注销]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一个文学家 162
在这个天地里,两个肉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心花怒放地共享着巨大的快乐,这会带来什么?实...
-
一个文学家 165
奇怪的是,正是萨德把反抗引向艺术之路,而浪漫主义介入后,将反抗在艺术道路上推向更远。萨...
-
一个文学家 165
-
浪荡公子的反抗 169
(撒旦)再也感受不出善事与恶行 他失去了快乐,因为制造了不幸。 这是维尼笔下的撒旦。他的...
-
浪荡公子的反抗 170
爱得情有独钟,决不再有第二次钟情,那就是爱得如火如茶,乱喊乱叫,然后自消自灭。此公只在...
> 查看全部15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