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终极目的
华盛顿当总统只当了两任,第三任就拒绝参加竞选。后来的几任总统,亚丹姆斯、杰弗逊都有名望,尤其是杰弗逊,罗素还立了一个专门名词,叫作体弗逊民主主义,一种全力扶植独立小农场主(我们称作自耕农,后来的宅地法规定,国家以低价卖给每户3600亩土地)的民主主义。 那位主张王制的汉密尔顿也没有杀头。他违反潮流,没有当上总统,不过成了“联邦党”的创始人。联邦党着眼于发展海外贸易,反对祖护穷人的民主主义,有严重的贵族倾向。不过他的联邦党,和主流派的党对峙,成为美国后来两党制的基础。 所以,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陆会议中的主要角色,都在政治舞台上露了一手。以此来比喻1917年,那就是斯大林、布哈林、托洛茨基轮流当了总统。并且,联共分成两个党,先后轮流执政。设想一下,这么办,十月革命会被葬送掉吗?我不相信。吹嘘世界革命的托洛茨基上了合,他还得搞五年计划,他还是不会冒什么险用武力输出革命。正相反,因为执政者总有反对派在旁边等着他失败,等着他失却群众的拥戴,等着下次选举时取而代之,随便什么事情不敢做得过分,更不用说把真理过头成为荒谬了,后来苏联发生的一切弊害的大半倒反而是可以避免掉的。 当然,唯有美国(这个由新教徒移民组成的国家)才会有华盛顿。华盛顿其人,如果生在俄国(这个专制沙皇,又兼东正教教会首脑的野蛮落后的俄国),即使不成为斯大林,也不可能是华盛顿。 引自 民主与“终极目的
44人阅读
懒残僧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
直率地说吧,我认为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的原因,在于他们不限制,相反还在发展批判。假如,192...
-
直接民主与“议会清谈馆
议会的演进史,是其所包含的成分逐步扩大、民主权利逐步下移的历史。这就是说,开始只不过是...
-
民主与“终极目的
-
民主与“终极目的
我赞美革命风暴。问题还在于“娜拉走后怎样”。大革命要求铁的纪律,大革命涤荡污泥浊水,不...
-
民主与“终极目的
两党制的议会政治的真正的意义,是两个都可以执政的政治集团,依靠各自的政纲,在群众中间竞...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