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钧(1839-1894)事迹著作编年
《洪钧日记》手稿已于 2018 年由苏州博物馆作为《苏州博物馆藏近现代名人日记稿本丛刊》的一部分出版发行(《苏州博物馆藏名人日记稿本丛刊卷十四》,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年)。
洪钧日记
存卷数:不分卷
册数:5冊
版本:稿本
https://www.szmuseum.com/Ancient/BookDetails/57?guid=58
————————
全本日记共十万五千余字,分为五个部分共记录洪钧同治八年至十二年(1869一1873 年)、光绪二年十一月至四年九月(1876一1878 年)、光绪六年至九年(1880-1883 年)、光绪十年正月至十三年九月(1884一1887 年)、光绪十八年四月至十九年七月 (1892一1893 年)这人生五个阶段。分别为洪钧出任湖北学政、进京奉命修篡穆宗实录、出任江西学政、回乡丁忧以及回国后任兵部侍郎、总理各国事务门行走五个时期。
洪钧小楷扇面状元外交官洪钧书法作品欣赏https://www.yac8.com/wap/news/17118.html
————————————————————————————
宣宗道光十九年己亥(公元1839年)洪钧生
洪钧字陶士,号文卿,一字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按:《清史稿·卷四百四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三·洪钧传》载钧之字 曰文卿,田虎《元史译文证补校注》载钧之字曰陶士,故知洪钧有两字。
《桂林洪氏宗谱》记载:洪钧曾祖父的曾祖父洪于迈,洪于迈有两子,分别是洪承业和洪治毅,洪治毅下有一子洪蕙,洪承业下有一子性理,洪钧即为洪承业一支。承业秩官需次布政司理间加三级恩加顶带二级浩,授中宪大夫;洪性理候选游击,钦加参将衔,例授武义都尉;曾祖父洪士澎,候选盐运司运同加二级浩,授中议大夫;父亲洪坦议叙九品,育有一子洪洛,考授通判改工部郎中,钦加四品衔,赏戴花翎,浩授朝议大夫;一女生于德国,取名德官。
钧为求学,曾向父亲跪磕痛哭,立志科名。
按:《清代碑传集补·卷5·清故光禄大夫兵部左侍郎洪公墓志铭》 云:洪钧“幼颖异,家贫,令习贾,涕泣请读书”其父洪坦只好让他进私塾读书。
按《赛金花本事》记载,洪钧正太太比之长两岁,南京王家的小姐,为洪钧育有一子名洪洛;洪洛位居工部郎中,无子嗣。
按:陆润厚所撰《元史译文证补》序言所载:“洛又为余之女夫”即洪钧之子洪洛是陆润库的女婿。又按《清代碑传集补·卷5·清故光禄大夫兵部左侍郎洪公墓志铭》所载,子洛县学生,以荫考授通判改工部郎中,不胜丧而卒......何夫人命以公从子涛之子呆为之后”。
是年,李鸿章(1823-1901) 17岁
翁同豁(1830-1904)十岁
叶赫那拉·杏贞(慈禧)(1835-1908)五岁
曾纪泽(1839-1890)生。
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二岁
是年洪钧开始识字。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三岁
是年洪钧熟背三字经、唐诗,勤于读书,母亲潘氏赐字文卿。
是年,陆润库(1841-1915)生。
顾肇熙(1841一1910)生。
咸丰七年丁巳(1857)十八岁
是年,洪钧在赵秀才作保下报考县试,并考中秀才。
《名人遗迹吴地寻踪·洪钧墓葬宝华寺》记载:洪钧父洪坦卒。
按:《洪钧墓葬宝华寺》记,洪钧时年十八岁欲参加县试,哀求洪父应允,后考中状元;而1859年时,洪父已去世,可推算,洪父卒于此两年间。
咸丰八年戊午(1858)十九岁
《名人遗迹吴地寻踪·洪钧墓葬宝华寺》记载:是年冬十二月,洪钧大哥洪忠侃回徽州老家过年,此后带同族小弟洪忠1}'-到苏州学商。当时洪坦己经去世,洪钧成年。
时四月,谭廷襄奏俄人不守与安旧约,请以乌苏里河、绥安河为界。
咸丰九年己未(1859)二十岁
《名人遗迹吴地寻踪·洪钧墓葬宝华寺》记载:是年,洪父己卒,洪忠侃长兄为父,受徽州传统影响,想让洪钧从商。洪钧不为所动,洪兄怒将洪钧手中书扔到河中,洪钧不会游泳,为捞书而掉进河中,陷入昏迷,幸被同族洪忠琛救起,洪忠侃从此不敢再逼洪钧从商。
咸丰十年庚申(1860)二十一岁
闰三月二十一日,洪秀全从干王洪仁开,命李秀成领本部人马取常州、苏州,限一月肃清。此“庚申之劫”。
按:《清史稿·本纪二十·文宗本纪》所载:即闰三月庚申,和春等奏陈玉成率众突犯大营(江南大营),城贼出而合犯,官军力不能支,退守镇江。
是年,太平天国运动波及苏州,洪钧一家老小赴山东避难,在济南暂栖居住,生活消费结局窘迫,在同乡的引荐下到烟台道台那里做门客,并聘为“东海官文案委员”,抄写海关的文件,为道台私人做些杂事。
按:洪钧与王柏心的通信,其曾在弱冠时“迫饥驱幕于东诸侯间”,加之《洪钧日记》早期常书家信,寄青州,二者相佐证,可知其中进士前确实曾于山东谋生。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二十二岁
是年七月辛丑,上不豫。十六日壬寅,上大渐,召王大臣承写殊榆,立皇长子(咸丰帝召立载淳)为皇太子;是日,咸丰帝病逝于热河(斤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载淳即位,定次年改元祺祥。
穆宗同治元年壬戌(1862)二十三岁
是年九月乙卯,以擅改榆旨,力阻垂廉,解载垣、端方、肃顺任,罢匡源等军机,召醇郡王奕撮来京。
是日,夺载垣、肃顺等爵职,逮问议罪。(辛酉政变)(赵尔龚《清史稿·本纪二十一·穆宗本纪一》)
《金榜题名》记载,洪钧仍于烟台道台处坐门客。
同治三年甲子(1864)二十五岁
是年六月庚子,湘军曾国荃君克金陵外城。清廷收复南京。(赵尔龚《清史稿·本纪二十一·穆宗本纪一》)
十一月,南京补开江南乡试科,洪钧在相好名妓李蔼如资助下,考中甲子科江南乡试举人。
按:《钦定礼部则例》卷85 《生监科举乡试》,乡试例于秋八月举行,称作”秋闹”,初九、十二、十五各一场。均先一日点名放入,次一日点名放出。若恭遇特开恩科,或二月,或于三月举行乡试,俊奉特旨遵行。发榜日期,小省是九月初五,中省是九月初十,大省是九月十五。江苏乃大省,九月十五发榜。乡试又称“乡贡”、“解试”,是由各地州、府主持的考试,主要为本地人参加,中式的考生称作“举人”,第一名称作“解元”。
依周清街所著《学史与史学杂谈和回忆》中“洪钧与《元史译文证 补》”所言,洪钧同治三年((1864)考中举人,与《金榜题名中》所述一致,
故推知洪钧确为同治三年中举。
同治六年丁卯(1867)二十八岁
是年十一月,洪钧自山左至京城备考。
同治七年戊辰(1868)二十九岁
《清史稿·洪钧传》记载,是年三月初九、十二日、二十五日洪钧在京师礼部贡院参加会试。
四月癸卯,赐洪钧等二百七十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礼部门外放榜,此时正值杏花开放,故名“杏榜”。洪钧榜上有名。此洪钧成为一甲一名进士。
是月二十二、二十三日,读卷官评卷,上奏皇帝,裁定名次,洪钧为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及第。按惯例,授予翰林院修撰。
按:《中国状元全传》所载翰林院掌制语、修史、著作、图书诸事。
修幕为史官,掌修国史,俗称“太史”状元例授修撰。
同治九年庚午(1870)三十一岁
《洪钧奏折选录》记载,是年,洪钧出任湖北学政,即湖北省最高学官。
按:《洪钧日记第一册》:“同治九年九月廿八日,持节赴鄂”。
《洪钧日记》记载,九月二十八日,至桂林村借塌于族人,三十日至家祠贡拜祖师。
十月初一至十二日,拜祭桂林各处公墓;十八日,受风咳嗽服药作扇十余件,作礼帐数件;十九日,考先代栗主难鬓。
按:“木主”是一种用木制成的碑位,上写死者名讳、生卒年月日, 这种“木主”由其亲属摆在灵堂上供人祭奠。立“木主”,使有所凭依, 所以又称“木主”为“栗主”,而宗庙中神主,又称栗主,即用栗木做的 神主。(胡申生《社会风俗三百题》)
十月初二日,行七十余里至蜀安,并说蜀安从唐时为县,元时为州,到明时复又为县的演变过程;又四五十里有釜山,并简略叙述了此地人文事迹。
十月二十四日,作读义山集,游历慧山后阅慧山志。
又十月至湖北境内。
按:据日记所载,洪钧九月至年终途经无锡、常州府(今武进、无锡、宜兴、江阴)、河南安阳、河北、湖北各地,并简要记录了当地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沿革。洪钧爱好历史,以元史最为见长,其每经一地皆在日记中简述其地理历史文化沿革及阅览各地县志等,就可看出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清史稿·洪钧列传》记载同治九年洪钧出任湖北学政,故日记所载九月至十月至湖北应为洪钧上任而路过各地,所以同治九年出任湖北学政属实。
十一月,洪钧会见朋友、县令、太守等。
同治十年辛未(1871)三十二岁
是年六月,醇亲王奕撮之子载括生。同治十三年壬申(1874)三十五岁
《洪钧日记》记载,是年四月洪钧学政任期满回京。
十二月五日甲戌,同治帝载淳崩于养心殿,年十九。以醇亲王奕撮之子载括承继文宗为嗣皇帝。十五日,太后再度垂帘听政,宣告中外。
是年载湉,活四岁。
德宗光绪元年乙亥(1875)三十六岁
是年正月戊午,上谕太和殿,即皇帝位,颁赦诏,开恩科。光绪帝载括即位。(赵尔龚《清史稿·本纪二十三·德宗本纪一》)
《吴县洪文卿侍郎墓志铭并序》记载,洪钧补行散官,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按田虎《元史译文证补》校注序言:光绪元年(1875)任顺天乡试同考官,《碑传集补·卷五·洪钧墓志铭》称其“出典陕西、山西乡试。甄选多知名士,而山东得人尤盛”。
光绪二年丙子(1876)三十七岁
是年,出任陕西乡试主考官。
十一月,自陕西回京。
按:田虎((元史译文证补》校注序言:光绪二年主持了陕西的乡试。
光绪三年丁丑(1877)三十八岁
是年,因纂修《穆宗毅皇帝实录》全书过半,充纂修官,得旨遇缺题奏,并赏加四品衔。
按:多部著作中以及((清史稿·洪钧列传》所言,撰修((穆宗实录》, 而车吉心《中国状元全传》记载:光绪三年,洪钧参加《穆宗毅皇帝实录》的编幕,故可确定该年洪钧确实撰修之。
光绪四年戊寅(1878)三十九岁
是年五月辛未,以崇厚为出使俄国大臣。
七月,以曾纪泽为出使英法大臣。
光绪五年己卯(1879)四十岁
是年,《吴县洪文卿侍郎墓志铭并序》记载,充功臣馆纂修。
七月,出任山东乡试主考。
十月初六日考程结束,起程返京复命,并摧升为侍讲。
十一月庚寅,诏责崇厚与俄人定伊犁条约,擅自回京,所议条约,廷臣集议。
光绪六年庚辰(1880)四十一岁
是年辛未,命曾纪泽为出使俄国大臣,改议条约。(赵尔龚《清史稿·本纪二十三·德宗本纪一》)
《吴县洪文卿侍郎墓志铭并序》记载,二月,洪钧转为侍读学士,提督江西学政。
按:《洪钧日记》及《碑传集补·卷五·洪钧墓志铭》所载,光绪六年(1880),洪钧出督江西学政。
三月,升右春坊右庶子。
按:春坊是东宫(太子宫)衙司,分为左、右。庶子是春坊的长官,
不过并无实权,以备翰林官升转。
六月,转左庶子,同月廿二日,累升至翰林院侍讲学士。
按:《洪钧日记》与《墓志铭》所载:光绪六年(1880),提督江西
学政,故知洪钧确于光绪六年为江西学政。
光绪七年辛巳(1881)四十二岁
是年,洪钧转任侍读学士。
四月己酉,曾纪泽与俄国改订新约成。即中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据此争回前划失之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并重勘南疆边界。(《清史稿·本纪二十三·德宗本纪一》)
光绪八年壬午(1882)四十三岁
是年,洪钧会同江西巡抚李文敏联名上奏《经训书院章程》。
《洪钧奏折选录》记载:十月,洪钧江西学政任期满,乞假回籍省亲。
《洪钧日记》记载:同年,洪钧在苏新宅建成,携家眷搬入新家。子洪洛与陆润库之女成婚。
按:《洪钧日记》记载:光绪八年十一月初十日,清晨至新宅,堂上及眷属午刻入宅。森儿、新妇未刻入宅,行新(妇)渴见礼,贺客约有数十人。
光绪九年癸未(1883)四十四岁
是年三月,洪钧迁任詹事。
七月,洪钧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按:《清史稿·交聘表》以及《洪钧日记》等记载: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五月丁已,洪钧自前内阁学士派为出使俄、德、和、奥大臣。可知出任大使之前洪钧为内阁学士,故上述为事实。
时山东黄河决口,有人奏请开河分泄,洪钧主张再筑大堤,并力荐潘骏文治理黄河。时潘骏文因犯法而被免官,虽熟悉河务,却无人敢于举荐。洪钧唯才是举,不避嫌。果然,潘骏文堵住河口,治服水灾。
按:《清代碑传集补·洪钧墓志铭》云:光绪九年侍郎游百川衔命驰 视决河,请开马颊徒骇浅水势。公疏言:故道不可腹,必疏二渠,且北趋为畿辅患。按察使潘骏文善治河,新获谴无敢言者,荐起之。故可知洪钧上述无误。
光绪十年甲申(1884)四十五岁
《赛金花本事》记载:是年春,洪钧与友人吴承恩、姚念慈、沈问等出门游玩,遇傅彩云。
四月,许景澄以侍读充出使法德义荷奥大臣。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四十七岁
《洪钧日记》记载:是年十月廿六日,洪钧娶赵妾入门。
按:《赛金花本事》记载:洪钧娶花船清馆傅彩云,并为其取名“彩笃”。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四十八岁
《洪钧奏折选录》记载:是年四月,洪钧为母服孝期满,进京报道。
五月丁巳,命前内阁学士洪钧接替许景澄充任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大臣。
按:《清史稿·交聘表》所载,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五月丁已, 洪钧自前内阁学士派为出使俄、德、和、奥大臣。
十一月,洪钧远赴重洋至柏林,下榻中国使馆。
年冬,赴圣彼得堡,参渴沙皇;后自俄还德,处理积犊。
按《清史稿·交聘表》云:光绪十三年丁亥(一八八七年)五月丁已,洪钧自前内阁学士派为出使俄、德、和、奥大臣,又按缪枯曾在圣彼得堡车站恭迎洪氏,其《俄游汇编》卷九云:“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甲 戌,晴。出使大臣洪阁学至,皆往过于车栈。”故知洪钧十三年冬确已出使并至俄国。然陆润库为洪钧《元史译文证补》所写序言曰:光绪己丑吾吴洪文卿侍郎奉命出使俄德和奥,驻其地者之说误差达两年之久。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四十九岁
是年正月十四日,洪钧赴奥地利,参拜奥皇,呈递国书,遍访奥各部大臣,各国驻奥使节。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五十岁
是年在欧洲。通过国外所得史料,请人翻译研读,力图创作《元史译文证补》。
按:《李文忠公尺犊》载李鸿章寄洪钧书所云:“新著考定元代西北疆 域前史不传之地,一扫近人何(涛)魏(源)诸家向壁虚造之词,质于今则未闻,稽于古则尽合”故知,李鸿章对于洪钧修撰元史的研究成绩是极尽推崇的。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五十一岁
是年洪钧于柏林得一女,因生于德国,起名德官。
在出使期间,喀什噶尔续勘西边界约,中国图学未精,乏善本。钧往俄,以俄人所订中俄界图红线均与界约符,私虑英先发,乃译成汉字备不虞,即从俄国购得一份《中俄界图》。
洪钧任期满,七月奉召回国。
七月癸巳,命翰林院侍读许景澄充出使俄德和奥大臣。
按:《清史稿·交聘表》所载,洪钧于光绪十六年(一八九0年)七月召回。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五十一岁
《洪钧部分奏折选录》记载:二月,交卸使任,启程回华。
十一月,升任兵部左侍郎后又迁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洪钧日记》记载:回国后,继续著述《元史译文证补》。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五十二岁
是年,俄军侵入帕米尔东部一带,毁清政府在帕米尔所涉卡伦,驱逐当地中国驻军,强占萨雷阔勒岭以西中国领土二万多平方公里。1895年3月,沙俄背着清政府与英国立约,瓜分了萨雷阔勒岭以西的帕米尔。
按:《清史稿·卷四百四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三·洪钧传》云:1892 年值帕米尔争界事起,大理寺少卿延茂谓钧所译地图画苏满诸卡置界外,致边事日棘,乃痛幼其贻误状,事下总署察覆。总署同列诸臣以钧所译图,本以备考袅,非以为左证,且非专为中俄交涉而设,安得归咎矜此图? 事白,而言者犹未息。右庶子准良建议,帕地图说纷纭,宜求精确。故知洪钧因从出使俄国带回的边界地图被弹幼,俄驻华公使以洪钧所译此图“画苏满诸卡置界外”为词,企图侵占帕米尔。
《洪钧日记》记载:朝廷内,一些官员上书弹勃洪钧办事软弱,还说他献给朝廷的《中俄界图》的帕米尔部分有误,有利于俄国。
按:《洪钧日记》所载,五月二十五日,洪钧正署接见俄使,故确有与俄交涉一事。又按《清史稿·卷四百四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三·洪钧传》 钧附言:“自译中俄界图,知乌仔别里以南,东西横亘,皆是帕地。喀约所谓中国界线,应介乎其间。今日俄人争帕,早种因喀城定约之年。刘锦棠添设苏卡,意在拓边。无如喀约具在,成事难说。唯依界图南北经度斜线,自乌仔别里径南,尚可得帕地少半,寻按故址,已稍廓张。俄阿交阴,揣阿必溃。俊俄退兵,可与议界,当更与疆臣合力经营,争得一分即获一 分之益。”上皆嘉纳。故知地图问题虽棘手但最终朝廷并未重责。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五十四岁卒
《洪钧日记》记载:是年六月,洪钧仍不能食,不能坐,加重药剂。
《洪钧部分奏折选录》记载:七月两次上呈因病请假折。
秋,洪钧病重,临终将《元史译文证补》清本托付好友陆润库和沈曾植二人,将未写定的初稿交其子洪洛保存。
按:陆润厚《元史译文证补》所写序言云:“癸已秋,侍郎病且剧,临段,以其初稿之杂辘者,付其子工部郎中洛碑守之。以其清本属沈子培(沈曾植,字子培)比部及余二人。且曰:数万心力瘁于此书,子为我成之。”故知上述确为事实。
八月二十三日以疾卒。
《民国吴县志》记载:兵部侍郎洪钧墓在宝华山宝华寺后。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陆润库《元史译文证补序》记载:洪钧子洪洛去世,陆润库“函询其稿本,己散失不可复得”。
———————————————————————————————————
【参考】
1、《苏州博物馆藏近代名人日记稿本丛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年版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88256/
2、夏毓铭.使欧前后洪钧的仕宦经历与日常生活——以《洪钧日记》为中心[D].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学硕士,2021
————————————正文试读—————————————
来自当当 预览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