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罗马伟人的榜样 战略、战术、战技与训练方面的杂感:10-12章p.347-358
Amazon2011
读过 论李维罗马史
第10章 指挥官在敌军逼战时不能避战
1节
古代战例的价值
1 李维《罗马史》7:12说:独裁官格奈乌斯·苏皮提乌斯对高卢人作战时采取拖延战术,因为敌人的天时与地利日渐流失,他不想在这时候测试自己的运气。
2 对全部或大多数人一再犯同样的错误提出警告,我认为不是坏事。如今在军事行动方面所遵循的没有一样是古人所推崇的。这是因为共和国和君主都把这个责任托给别人,为了避险而退出军事行动。
拒战的危险
1 一旦敌人不顾一切决心逼战,留在战场上的将领不能避战。因为如果要想留在战场上却不想开打,必须跟敌人保持至少五十英里的距离,然后严密监视以便敌人前进是我放后退。另一个策略是紧闭城门,但后遗症也很严重。
2 第一种情形无异于把自己的领土留作敌人的俎上肉;第二个策略明显不中用,因为它将引来围城战不多久就会因缺粮而被迫投降。
3 法毕乌斯·马克西姆斯采用了固守要塞的方式,这一招可行得要有军队的武德足以吓阻敌人。没人说法毕乌斯逃避战斗,他是在等待有利时机。
2节
马其顿的腓力之例
1 腓力五世遭遇罗马袭击,决心不战。他把军队摆在山顶,防御工事非常妥善,据此他断定罗马人不敢开战。结果罗马人开战了,他落荒而逃。因此,没有意愿奋力一搏时,光留在山顶上是不够的。后来他才去了跟罗马营地保持数英里距离的策略,但他的处境依然每况愈下,最后决定迎战测试运气。
境遇决定战争的智慧
1 如果拥有法毕乌斯或格奈乌斯·苏皮提乌斯的优势,那么拒战对你有利。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支强力的军队,而敌人还没在你的领土建立根据地因而补给短缺,此时采用拖延战术有用。原因正如提图斯·李维所说:敌人的天时与地利日渐流失,他不想在这时候测试自己的运气。
2 但如果你没有那样的优势,无论如何你都不可能避不作战而又不会招致耻辱与危险。
3 明白不可能长期维持一支军队的君主,如果不在军队溃散前试试运气,那么他一定是疯了,因为等待下去必败无疑,试试看则还有可能成功。
3节
荣誉的因素
1 即使打败仗也应当尽力做到虽败犹荣,比起其他原因使你一败涂地,被武力征服毕竟比较体面。假设汉尼拔采用拖延战术,那么西庇阿即使没有勇气采取攻坚行动,也不会纵容汉尼拔,因为西庇阿已经征服西法可斯以及那么多城镇。
4节
入侵者不可能避战
1 一旦进入敌人的领土,敌人抵抗入侵者就非开战不可。如果是围城战,那更是非战不可。
第11章 即使实力较弱,以寡击众只要撑过第一击就胜利在望
1节
罗马如何对付滥权的护民官
1 阿皮乌斯·克劳狄乌斯提议的防范护民官的野心之道是,在护民官想要违背元老院意志的决意时,从护民官当中寻找胆小、容易收买或爱好公益的人,诱使他跟其余的护民官唱反调。这个方法对于护民官的超乎寻常的权力充分发挥了调节作用,经常协助罗马渡过难关。
一个团结的政权能打败联盟的强敌
1 虽然结盟的强敌的实例强于某个单一对手,但单一对手往往能够战胜结盟的强敌。司空见惯的方法是,只要用一点技巧就能分化多数的一方并削弱强大的团体。
2节
单一政权击败多数的事例
1 1483年,整个意大利联合对付威尼斯人,结果一败涂地。但此后他们靠收买取回了沦陷的城市,可见失败的一方在和平时获胜。
2 几年前,整个世界共谋对付法国,战争还没结束,西班牙人就背叛同盟国了,转而跟法国达成协议,其他同盟国只得铩羽而归。
让步必须趁早
1 联合多数对单一政权发动战争,只要落单者的武德足以抵挡第一击并静待时机,总可断言落单的一方占上风。但如果无法抵挡第一击,危险就会到来。
2 1508年的威尼斯人由于一开始没有抵挡住敌军,因此未能逃过一劫。开战前他们就拉拢教皇和西班牙,本可是一个明智的策略。
本章的结论
1 就像罗马元老院有对策防范护民官的野心以保障祖国的安全,任何一个受到多头势力联手攻击的君主,只要晓得如何谨慎运用适当的手段分化他们,就会有出路。
第12章 智虑周详的部队长应该为士兵营造背水一战的形势,消除敌人那样的形势
1节
形势比人强
1 古代的军事手掌了解形势的德性及其坚定战斗士气的作用,他们会想方设法让士兵觉得被形势所逼;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千方百计让敌人觉得并非如此。以此,他们经常对敌人开放他们可能已经封闭的路,而对自己的士兵切断他们可能已经打通的路。
2 智虑周详的部队长要占领某个城市,应该探查并斟酌是什么样的形势迫使城内的居民从事自卫,据以衡量占领的难度。
怨恨平添军事占领的困难度
1 初次被占领比叛变后被占领的城镇更容易对付,因为他们觉得不曾冒犯占领军,不担心受罚,所以一开始容易屈服;但叛变后,他们会担心受罚,所以更难占领。
2 君主或共和国之间的仇恨也会使得彼此间的军事占领难度增大。威尼斯比佛罗伦萨有更多强势的邻邦,但因为那些村镇没那么顽强,所以征服的速度比后者快,而佛罗伦萨的周围却全都是自由的城市。
2节
美好的承诺容易蒙蔽大众
1 部队长攻击某个城市时,应当尽量破除防御者非战不可的形势及其顽强的战志。如果他们害怕惩罚,承诺既往不咎;如果他们担心失去自由,让他们明白公众的利益不受影响,只有少数野心分子受影响。
2 这样的门面话用来蒙骗贪图眼前的和平却对于大承诺底下可能暗藏的陷阱视若无睹的人们绰绰有余,因此往往能使得占领的军事行动更顺利。
3 1512年美第奇家族返回佛罗伦萨、克拉苏和他的军队都因此而轻易地就陷入了奴役。
非打不可的战争
1 萨谟奈人向罗马提议和平不成,因此意识到这是一场非打不可的战争。萨谟奈军事首长克劳狄乌斯·彭替乌斯就此发表一篇引人瞩目的演说,激起了将士们胜利在望的信心。
形势在罗马的战争中势不可当
1 当形势迫使维爱人非战不可时,他们的战斗力非常猛烈;但一看到门路洞开,他们想到的就是逃跑而不是奋战了。
3节
1 沃尔西人和埃魁人入侵罗马边界。战斗方酣时,沃尔西指挥官维替乌斯·梅西乌斯发觉两翼受敌,不杀出一条生路就只能坐以待毙,于是他就以此形势的优势鼓舞士气。提图斯·李维把这个形式称作“最可靠又最精良的武器”。
2 卡米卢斯带领部队侵入维爱人的城内,为的是化解敌人非自卫不可的形势,以便占领该城。他下令不许伤害平民,故意让维爱人听到,结果几乎滴血不流就占领了那个城市。
Amazon2011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卷—罗马伟人的榜样 论阴谋:6章p.313-338
第6章 论阴谋 1节 引言 1 阴谋对君主和民众同样危险。能够对君主公然宣战的是少数,能够阴谋...
-
第三卷—罗马伟人的榜样 适应环境之必要:7-9章p.339-346
第7章 从自由变奴役或是从奴役变自由,何以有的滴血不流,有的血流遍地 1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
-
第三卷—罗马伟人的榜样 战略、战术、战技与训练方面的杂感:10-12章p.347-358
-
第三卷—罗马伟人的榜样 战略、战术、战技与训练方面的杂感:13-15章p.358-365
第13章 良将弱兵与弱将良兵,何者比较可靠 1节 将领与士兵互不可缺 1 提图斯·李维认为罗马共...
-
第三卷—罗马伟人的榜样 行政职位:16-18章p.366-373
第16章 患难时代需要真正的德性;承平时代得势的不是贤达,而是富贵门第 1节 以尼基阿斯为例 ...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