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商自治会再研究
P219
当年笔者谈粤商自治会成立背景时,认为清末的商会“通常是半官办的机构”,基本由绅商把持,“俨然衙门”,所以,有新思想的商人要成立政治性的新组织。然而,商会由政府倡办,公文往来格式等参照衙门体制,全国皆然,并非仅广州总商会如此。广州总商会固然“由绅商把持”,但粤商自治会的主要人物也是绅商(甚至有个别大绅商),有些同时也是总商会的坐办、会董。所以,把总商会有衙门色彩及把“绅商把持”,作为陈惠普、黄景棠等人创立粤商自治会的主要原因,未免过于简单化。
44人阅读
润仁儿~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清末广州的“七十二行”
二、作为行会联合体的“七十二行” P145 广州早就是商业城市,前文说到广州的各种商业和手工...
-
辛亥革命时期的粤商自治会
P197 粤商自治会主要由广东的商人即商业和金融业资本家组成。它在20世纪初年广东出现,是广东...
-
粤商自治会再研究
-
近代广东商人与广东的早期现代化
P264 到了20世纪初,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了,在广东,商人渐有“居四民之首”的趋势。原来...
-
广州商团与商团事变——从商人团体角度的再探讨
P278 广州商人团体敢于同官府对抗,是从清末开始的。在近代中国,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是...
> 查看全部1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