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全国调查结果
“少年照护者的人数之多,可能超乎您的想象。 很多来儿童食堂吃饭的少年照护者都在照护自己年幼的弟妹。 有些孩子背着还在吃奶的弟弟或妹妹,有些上高年级的孩子带着上低年级的弟妹。如果间他们,“你爸爸妈妈呢?”他们总是含糊其 辞。这些孩子在家里也照顾着弟妹。他们的衣着都算不上干净整齐。 NPO的工作人员去这些孩子家里拜访时,发现很多家庭都需要援助。然而,大多数父母对援助持拒绝的态度。甚至,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因照护弟妹或帮爸爸妈妈干活无法上学很正常,当NPO的工作人员指出这一点时,他们竟然反问道:“这又怎么了?”他们认为“孩子帮大人干点活儿天经地义。没有必要去上学”。 然而,照护兄弟姐妹的少年照护者承受的负担并不被社会所理解。有时,甚至不被家人理解。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承担的“照护”仅仅被看作一般的“照顾”。如果家人不是残疾或患病的情况,孩子所做的事情更容易被看作是“帮大人忙”。对这样的孩子,大家常常只是夸赞几句“真了不起啊”“兄弟姐蛛的关系真好呀”了事。 “理所当然”地照护着兄弟姐妹的少年照护者,为了不辜负他人的期待而不断努力,并且,将辛苦埋在心底。有些少年照护者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承担着怎样的重负。 在《每日新闻》专题报道的读者来信中,一名原少年照护者称“照护兄弟姐妹也有好处,不能一味地只看其负面”。如果有人分担照护工作,并且照护负担并不重,也许可以称之为“餐大人忙”或“一家人相亲相爱”。也有人认为,照护能促进家人之间的沟通,加深家人之间的感情。 然而,也有由于照护环境的改变,少年照护者的照护负担 突然加重的情况。因此,从少年照护者本人、其家人,以及第三方的角度,很难确定少年照护者的身份。 2020年11月,崎玉县针对县内高中二年级学生实施的调查证实了上述观点。回答“认为自己是少年照护者”的2577人中,排除了照护对象并非残疾/患病,而是“年幼弟妹(学龄前儿童、小学生)”的608人。埼玉县对此的解释是“难以判断其少年照护者的身份”。由于问卷问题的局限性,无法从学生的回答中判断其个人情况的特殊性,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率,只能选择排除这608人。 引自 第五章 全国调查结果
54人阅读
麒麟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我是少年照护者?”
2020年5月,田中终于收到了滨岛研究小组发来的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从11所公立高中共得到3,91...
-
第四章 一班一人
高中二年级的少年照护者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呢? 照护对象为“1人”的少年照护者共有1,339人(...
-
第五章 全国调查结果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